宜蘭驚見大量魚屍 死因溶氧量不足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又發生大量魚隻翻肚死亡的事件!宜蘭縣壯圍鄉一處抽水站引水道,上個月底被民眾發現有滿滿的死魚漂浮在水面上,環保局以及動植物防疫所獲報後立刻派員前往稽查,現場約有200公斤的死魚,初步判斷死因是水質溶氧過低,工作人員也將魚屍帶回檢驗,釐清確切死亡原因,並將持續監測水質狀況。

宜蘭縣一處引水幹道發生大量死魚在水面上載浮載沉。 宜蘭縣環保局/提供宜蘭縣環保局指出,壯圍鄉新南村村長葉慶文3月30日一早接獲農民反應,在縣府的水資源處理中心旁邊的引水幹道內,有魚群大量暴斃的情形,農民紛紛懷疑是水質遭到汙染,於是村長主動向環保局陳情,而環保局人員到現場後,先是進行水質檢測,發現水體pH 值7.04、溶氧0.18mg/L、水溫23.9度,再加上水體持續有黑色底泥上浮呈現缺乏氧氣的狀態,因此初步判定暴斃原因應為溶氧過低所導致

環保局也解釋,正常適合魚類生存的水質溶氧約為3~4mg/L以上,但是這一次測得的結果為0.18mg/L,不僅低於正常值,還比會造成魚類缺氧死亡的2mg/L還要低,所以才會初判是溶氧過低導致魚類大量死亡,不過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也派員到現場採集魚屍並帶回進行檢驗,進一步釐清確切的死因。

防疫人員檢查魚鰓判斷死因跟水質溶氧量不足有關。 宜蘭縣環保局/提供至於造成水體溶氧量過低的原因有多,包括水溫偏高、水量不足、水中藻類滋生都會加劇水中溶氧消耗,影響水中魚類生存,目前宜蘭縣環保局已經協調相關管理單位調整水門水位,改善水質溶氧並持續監測水質狀況,同時追蹤上游是否有可疑污染源,確保水質乾淨。

另外,由於暴斃魚群數量龐大,為避免惡臭影響環境,環保局已經會同水利資源處進行清理作業,將綿延近1公里的魚屍全數打撈上岸,估計一共重達約200公斤,目前都已處理乾淨,還給民眾乾淨清新的環境。

現場利用怪手清理魚屍。 宜蘭縣環保局/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