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新住民 4隻黑面琵鷺在動物園亮相
記者 陳璽安/報導
一月初從日本來到台灣的4隻黑面琵鷺,在生態鳥園與大家見面啦!這4隻「菜鳥新住民」身肩「保育大使」的重任,歷經一個月的檢疫期,再經過一週的「保護性隔離」,4隻黑面琵鷺逐漸習慣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環境,雖然一開始偶爾會被熱情的遊客嚇到,但經過幾天的適應後,牠們顯得自在許多,對於台灣的食物也是讚不絕口呢!

16年前,受傷的黑面琵鷺「Happy」在宜蘭的農田被人發現,經過獸醫師搶救,黑琵撿回一條小命,卻無法再次飛行,後來「Happy」的故事感動了日本的黑面琵鷺專家,於是台北市立動物園透過跨國保育合作,將「Happy」送往日本「多摩動物公園(Tama Zoological Park)」成為黑面琵鷺復育計畫的一份子,而「Happy」也不負眾望,順利在日本開枝散葉,如今雙方動物園再度搭起跨國保育的橋樑,讓「Happy」的後代與另外3隻黑面琵鷺一同來到台灣,期待牠們能夠在台灣建立新的圈養衛星族群。
4隻黑面琵鷺在1月初來到台灣,就算是「保育大使」,黑面琵鷺們還是得先經過一個月的檢疫期,直到2月16日才入住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生態鳥園;身為動物園的「菜鳥新住民」,黑面琵鷺們對新環境十分警戒,為了讓牠們可以順利融入新環境,保育員安排黑面琵鷺們住在半隔離的空間,藉由「保護性隔離」的方式,讓牠們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與鳥園的舊居民們相互熟悉,同時也能觀察新家,減少新環境可能帶來的緊迫。


在隔離後,黑面琵鷺們終於在2月底正式出關,剛開始還不熟悉環境,偶爾會被熱情的遊客嚇到,經過幾天的適應期後,牠們顯得自在許多。保育員表示,目前牠們還算穩定,採食狀況也都良好,最喜歡停留在生態鳥園中的沙浴區和水池邊,符合牠們喜好在淺水灘捕食的生態特性,而園方所提供的活餌也讓牠們吃的津津有味。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生態鳥園是遊客能與動物零距離接觸的戶外場寓,也是觀察鳥類行為的自然場所,但園方也提醒民眾,參觀時要不要使用閃光燈、不要攀爬欄杆、保持輕聲細語,也不要餵食動物,只要靜靜的觀察,就有機會看到牠們最最自然的行為與姿態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