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遇到蛇!狐猴、猩猩反應大不同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擁有富饒的生態,除了園區照養的動物,也有許多台灣原生的野生動物在這裡生活,包括龜殼花、赤尾青竹絲與眼鏡蛇等毒蛇,面對這些不速之客,動物園裡的靈長類動物們反應大不同,例如聰明的黑猩猩,看見毒蛇會發出警戒的叫聲,反觀體型嬌小的褐狐猴,竟不懂得閃避,反而上前逗弄,有時還會遭到「蛇吻」,讓保育員傷透腦筋!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環境自然,各活動場與室內欄舍也布置得十分舒適讓不請自來的野生動物們流連忘返,面對園區裡的毒蛇,黑猩猩與褐狐猴同為靈長類動物,反應卻截然不同。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高,充滿智慧,有次,黑猩猩家族裡的大前輩「阿美」在室內欄舍中發現一條毒蛇,立刻發出警示的尖叫聲,讓保育員注意到毒蛇的存在,及時將牠捕捉,確保其它黑猩猩不會被毒蛇咬傷,化解一場危機。
然而,並不是每一種靈長類都這麼機警,相較於黑猩猩的謹慎,天真的褐狐猴少了一份警覺性,多了一份好奇心,常常近距離逗弄路過的毒蛇,受到驚嚇的毒蛇以為自己性命受到威脅,只好使出毒牙反擊,讓褐狐猴遭遇「蛇吻」。被毒蛇所傷的褐狐猴如果能獲得及時治療,大多能順利復原,只可惜並不是每一隻褐狐猴都能這麼幸運,只能說好奇心害猴不淺啊!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台灣北部地區最常見的毒蛇有龜殼花、赤尾青竹絲與眼鏡蛇,在動物安全沒有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保育員對這些「不速之客」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給牠們一段時間讓牠們自行離開,但如果這些訪客威脅到動物的安全,保育員就會主動出擊,將毒蛇訪客請出動物的活動空間。
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提醒民眾,如果在自然環境中看見蛇出沒,最好放輕腳步、緩慢移動,避免嚇到蛇類,同時等牠自行離開,或著緩慢遠離牠的行進路線,希望民眾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與野生動物和平相處,並注意的自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