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放風 志工與毛孩高興寫在臉上
記者高維奇/報導
台南市動保處灣裡收容所舉辦的「浪浪放風」活動,16日下午由近30名志工,牽著平日關在狗舍不見天日的浪浪放風散步,雖然只是短短的自由時間,志工與毛孩高興寫在臉上。
灣裡收容所舉辦該活動已兩年多,透過臉書「灣裡收容所的豆哥與凱蒂」傳遞活動訊息,時間是兩個小時,每次報名都很踴躍。志工報到後領狗,由獸醫師及資深志工篩選合適的狗,繫繩及勤前教育後,即可牽往收容所附近的道路走路或小跑步,該地區以農田居多,道路沒有太多車輛過往,很適合遛狗。遛完狗後志工必須沿路將狗便清乾淨。
參與活動的志工不限於台南市民,16日的活動甚至有從台中來的志工,他們說,中部很少有這方面的活動,網路報名後順道安排府城兩日遊,遊覽名勝古蹟品嚐美食小吃並到收容所遛狗,行程滿檔心情收穫滿滿。大半的志工是響應公益活動而參與,他們認為收容所的浪浪很可憐,在等待新主人的期間,希望能協助牠們有短暫的自由活動時間。也有外縣市到台南市唸書的大學生,因為喜歡養狗卻沒有場所飼養,因此利用假日參加浪浪放風的活動。
也有媽媽帶著孩子參與活動,家長們認為最生動有效的動保教育是實際參與,讓兒童實際帶狗散步並清狗便。
政府施行流浪動物零撲殺後,各縣市收容所狗滿為患,在照養上承受很大的壓力,特別是成犬被認養率低,牠們可能在收容所如牢房般地籠舍終其一生,受限於收容所人力編制,沒有太多時間帶出去放風紓解身心,長時間監禁的流浪狗眼神呆滯失去活力,更降低被認養的機率。
收容所希望透過浪浪放風活動提升動物福利,更期待民眾藉著遛狗進而喜歡養狗而認養。資深志工王琦琦說,前不久一位志工參加活動後對所牽的狗特別投緣,雙方互動良好,但該位志工非常理性,知道寵物不是隨興的事,因此一連好幾次到收容所與該隻狗互動,意願確定後才辦理認養。王琦琦說,這樣總比隨興認為,不滿意就送還或棄養好得多。
過去政府動保單位或民間團體舉辦送養會時,很多大學生認養,卻常發生認養者在畢業後轉送給學弟妹而沒有辦理移轉,或者是情侶共同認養,鬧翻後狗成為拖油瓶,後續問題非常多。在動保處積極宣導後,愈來愈多喜歡狗的學生,利用參加浪浪放風活動的機會與狗接觸,喜歡不一定要擁有。
有些小孩參加認養會時,也常跟爸媽吵著要認養可愛或可憐小狗而哭鬧不休,聰明的家長就為小孩報名參加浪浪放風活動,實際體驗遛狗、清狗便並透過志工解說,了解狗狗年老就會生病,須要主人愛心耐心照顧,種種體驗與感受,讓小孩子知道養寵物是一件嚴肅的功課。
想參加浪浪放風活動,可以上臉書「灣裡收容所的豆哥與凱蒂」注意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