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自體韌帶置換手術 狗狗復原期縮短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前十字韌帶斷裂是小動物常見的外科病例,以往的治療方法以裝上人工韌帶或其他器械,容易產生排斥,對此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近期採用創新的自體移植韌帶方式,將狗狗身體其他部位的韌帶來取代斷裂的韌帶,不僅對狗來說較容易適應,且復原期也縮短許多,目前中興大學已經替8隻狗狗成功完成手術。

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教授李衛民(右)替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狗狗進行自體韌帶置換手術。 中興大學/提供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教授李衛民表示,前十字韌帶是膝關節內的其中一條韌帶,由於狗狗在站立和運動時膝關節持續維持彎曲姿勢,當膝關節負載體重或是過度劇烈運動時,十字韌帶為了抵抗脛骨向前滑動的力量,進而發生斷裂,最常見的症狀是狗狗整隻腳懸空不敢著地,若是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膝關節受力不平衡而使半月板軟骨受損,只不過有的時候症狀輕微,所以主人們往往容易忽略。

李衛民指出,前十字韌帶斷裂的修復方法有很多種,依據體重可以分為脛骨平台位移(TPLO)、脛骨粗隆前移術(TTA)、改良式的TTA進階手術(MMP)、膝關節囊外固定、膝關節囊內固定等治療方式,只不過這些手術主要都是以「骨釘」等外來物來取代原本的韌帶,容易會產生排斥的現象,如果改用藥物治療的話,也只能緩解疼痛,最好的方式還是進行自體韌帶置換手術。

李衛民教授所率領的獸醫外科團隊,近期透過改良膝關節囊內固定手術,以動物體自身其他部位的韌帶來取代斷裂的韌帶,好處是自身的韌帶,不會產生排斥,同時還帶有血管,不會讓受傷處變成死物,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成功完成8隻狗狗的手術,其中有一隻8歲的奶油法鬥,體重11.5公斤,因為左後肢不負重被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經過自體韌帶置換手術治療後,兩個星期就能夠負重正常走路,恢復期比以往的治療方法還短。

李衛民也提醒,目前已完成自體韌帶置換手術的病例體重大都在10 公斤左右,最重到達16公斤,而且動物恢復的狀況良好,另外體重越重的犬隻,限制活動與恢復的時間會有所延長,因此建議10公斤左右或以下犬隻是最好的選擇,民眾若是擔心家中的毛小孩,有前十字斷裂的疑慮,也歡迎預約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進行門診諮詢。

11.5公斤的法鬥經自體韌帶置換手術治療後,兩個星期後就能夠正常走路。 中興大學/提供

16 公斤的米克斯也在手術後左後肢能正常負重。中興大學/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