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虛弱黑面琵鷺 康復後進行野放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國內許多溼地是瀕臨絕種黑面琵鷺每年來台度冬的重要中繼站,日前在嘉義縣布袋鎮第九區廢鹽灘,有民眾發現一隻虛弱軟腳的黑面琵鷺,經動物醫院救治照護後,恢復狀況良好,昨(31)日在嘉義縣長、農業處長等人的護送下成功原地野放重返大自然,成為台灣野放的第84隻黑面琵鷺。

編號T84黑面琵鷺順利返回布袋廢鹽灘。 嘉義縣政府/提供負責野放的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這一隻黑面琵鷺是由一名東海大學蔣姓保育調查人員在上個(1)月19日於布袋廢鹽灘調查鳥類生態時所發現,當下看到黑面琵鷺有虛弱軟腳的情形,擔心牠是不是受傷了,於是送往台南市慈愛動物醫院金華院區救治,並通知縣府農業處與家畜疾病防治所協助。

經慈愛動物醫院院長陳培中診斷,這隻黑面琵鷺有點年紀,會軟腳的主要原因是身體虛弱,而且很明顯過瘦,檢查時還直接可摸到胸骨,一開始還擔心有感染禽流感,所幸經檢疫結果呈現陰性,經過10多天的照料後,已經能夠順利站立吃活魚,經評估已經可以進行野放。

昨(31)日黑面琵鷺在縣長、農業處長、中華野鳥學會等人的陪同下回到發現地野放,一起打開籠子後,黑面琵鷺緩慢走出,可能是因為長時間沒有飛行,只是單純的翅膀伸展,適應一下周遭環境,並未立即飛走在附近恢復、覓食,然而野放半個小時後,突然有一隻黑色浪犬撲向黑面琵鷺,眾人見狀立即上前驅趕,所幸黑面琵鷺振動翅膀,騰空而起,才倖免於難

黑面琵鷺T84在嘉義縣長(右2)、中華野鳥學會理事郭東輝(左1)、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右1)等人的陪同下進行野放。 嘉義縣政府/提供T84在野放後差一點遭到流浪犬襲擊。嘉義縣政府/提供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常務理事郭東輝說,這隻黑面琵鷺雙腳綁上俗稱「繫放」的鳥類環志及色環,藍底白字的「T84」繫放,T代表台灣,84代表野放排序,也就是台灣完成野放的第84隻黑面琵鷺,另外像是中國大陸C、韓國K、日本J、香港A、俄羅斯R等,各國都有代號,透過紀錄可以供國際搜集研究遷徙路線、繁殖等資料。

想要多了解黑面琵鷺繫放編號,可以上全球通用的黑面琵鷺資訊網輸入編號來查詢相關資料。

嘉義縣農業處也強調,黑面琵鷺全球不到4000隻,每年就有超過2300多隻黑面琵鷺到台灣西南沿海度冬,布袋廢鹽灘106年10月28日記錄448隻,107年11月21日記錄到720隻,代表布袋廢鹽灘棲地食物充足,黑面琵鷺度冬族群有增加趨勢,因此縣府除了辦理重要濕地基礎調查工作外,在107年底首度辦理黑面琵鷺及其他候鳥傷病救援演練與棲地整備工作,藉此演練縣府熟悉大量傷鳥救援作業程序,提升緊急應變處理能力,另外呼籲民眾,如果有發現鳥類異常傷亡,務必立即聯繫農業處協助處理。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