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濕地保育有成 眾多罕見鳥類現蹤
記者 姚崇仁/報導
新竹市著名的國家級濕地「香山濕地」,在2001年公告為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後,近幾年明顯保育有成,生物多樣性激增,不僅在潮間帶孕育了大量蝦蟹螺貝,近日還發現許多罕見鳥類飛來覓食,包括明星鳥卷羽鵜鶘、瀕危的白琵鷺及黑面琵鷺都來到香山濕地度冬。
新竹市產發處指出,面積達1700多公頃的香山濕地是北台灣最大的濱海濕地,這裡擁有漁港風貌、紅樹林公園、賞鳥區、沙灘、泥灘地,豐富多樣的環境一直以來都是以孕育無數蝦蟹著稱,而市政府為了維護生態、還原生物棲地,自 2015年開始疏伐紅樹林,也就是將部分樹木伐除,來使樹木獲得充足陽光,到今年已經完成100多公頃紅樹林疏伐,拔除300多公頃紅樹林幼苗,逐年下來擴大鳥類覓食棲地,營造東亞水鳥保護網上的重要基地。
對於近幾年來香山濕地的改變,在當地擔任志工的荒野保護協會講師張登凱表示,根據近年來觀察,在大庄區域的紅樹林整治區內目前已經回復泥沙混合,弧邊及清白兩種招潮蟹大量出現,不僅如此,在沙源回復的地區還可以發現到和尚蟹、環文蛤、公代等生物數量明顯增加,進而吸引水鳥進入濕地覓食,現在隨時都能看見鷺科和鷸鴴科水鳥,香山濕地復育成效顯著。
新竹市產發處處長吳甲天表示,積極保育後的香山濕地,近日有民眾意外目睹罕見卷羽鵜鶘現身,羽翼展開可以達到3公尺卷羽鵜鶘,是鵜鶘中最大的一種,當卷羽鵜鶘一出現在香山濕地時,馬上就吸引眾多鳥友扛著大砲前來一睹稀有明星鳥的風采。另外香山濕地除了鵜鶘出沒外,瀕危的黑面琵鷺和台灣少見的白琵鷺也來到香山濕地過冬,甚至還有鳥友觀察到藍喉鴝、小秧雞等較少出現鳥種。
吳甲天也強調,現階段新竹市的保育政策已經步上軌道,生物多樣性增加,等於是幫來台度冬的候鳥準備了高檔餐廳,同時較少人為破壞的棲地就像是幫牠們準備好五星級旅館,每年都會有大批水鳥過境,甚至愛上這裡的棲地,選擇留在這裡不飛走。
新竹市市長林智堅也表示,香山地區的建設向來是施政重心之一,在去年開放的香山濕地環境教育園區,透過自動導覽的解說,民眾可自行了解賞蟹步道的生態復育,到了假日還會有志工協助導覽,讓孩子能親近大自然,香山濕地也成為新竹市專屬的「生態教室」,不過也要提醒鳥友在拍照時,應該與鳥兒們保持距離,善待大自然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