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非洲豬瘟防疫作為 專家開會抓漏

記者 姚崇仁/報導

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疫情自去(107)年8月爆發以來,國內執行5個多月防疫工作以來是否有需要檢討的地方,以及未來對於非洲豬瘟需要特別注意的重點,行政院農委會今(8)日上午舉行「108年度非洲豬瘟專家學者會議」,由副主委黃金城主持,邀請國內各所大學獸醫及動物科學系所專家到場,共同來商討對策。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主持非洲豬瘟的專家學者會議。 截取防檢局直播畫面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自己本身在學生時期就知道非洲豬瘟的嚴重性,但是沒有想到會親自碰到防範的工作,今天特別召開專家會議主要是檢視過去這5個月來防疫整備的情形,防治非洲豬瘟最主要的目標是阻絕境外,其次是萬一非洲豬瘟病毒進來台灣以後,國內應該採取哪些措施,能夠讓損失降到最低,最後就是看學術界是否能夠做些研究,對疫情與診斷有所幫助。

會中,農業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林俊宏首先就針對邊境防疫是否能夠100%防疫來提出質疑,而且像是人力、檢疫犬、X光機的數量是否充足,也是一個疑問,另外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謝世良也表示,再過不久就是農曆春節,到時兩岸之間民眾的往返一定更加頻繁,到時候邊境如果沒有辦法有效來應對,是否可以考慮採用AI人工智慧來偵測肉品?

對此,黃金城則表示,目前全台的檢疫犬只有47隻,而且依照規定每隻檢疫犬工作30分鐘,明顯是不夠的,所以現在主要還是以X光機檢測為主,檢疫犬為輔來執行檢疫工作,但X光機是靠人為判斷是否有攜帶肉品,所以不敢保證有辦法達到100%防疫,至於因應春節的防疫工作,目前會以增加X光機為主,以及針對中國大陸來的旅客集中在特定的行利轉盤,讓檢疫犬跟人力不用到處跑,而利用AI人工智慧是可以補足人工辨別的疏忽,關務署已經有投入超過千萬的經費來研發AI機器,未來有望將AI放置在邊境協助把關。

目前全台檢疫犬數量不足,針對違規攜帶肉品還是以X光機為主。 資料照片 姚崇仁/攝

至於萬一非洲豬瘟傳入台灣,中興大學獸醫學院院長張兆勤表示,非洲豬瘟除了致死率100%之外,長時間的存活的特性也相當重要,所以目前對於爆發場的移動管制只有14天而已是不夠的,應該要至少1個月的管制才行,另外也建議未來國內所有化製車輛、運送豬隻車輛都必須加裝GPS,一定要有固定車輛運輸豬隻,車輛有專職的編號,車輛一旦經過哪些養豬場,才能夠一目瞭然。

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院長陳石柱也強調,非洲豬瘟在肯亞首次被發現倒,長達40年才傳到歐洲,但是中國大陸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從遼寧傳到福建,這1000多公里的傳播距離,很明顯就是中國在運輸方面沒有掌控好。

黃金城則回應,不論是運送豬隻車輛的GPS還是化製車的GPS,農委會都會趁著這次非洲豬瘟防疫,利用行政院所提撥5億元的第2預備金,來要求畜牧處與防檢局把系統建立起來。

未來政府規定在運輸豬隻的車輛上加裝GPS,以利追蹤豬隻。 資料照 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另外,中國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系主任羅玲玲也表示,最近發生特別多死亡豬隻被任意丟棄的消息,造成民眾的恐慌,而發生這種事可能是豬農發現豬突然死亡,擔心會是感染非洲豬瘟,如果通報的話就會害整場豬都被撲殺,所以才會亂丟,因此建議政府可以像歐盟制定「非洲豬瘟手冊」,介紹非洲豬瘟的感染症狀以及如何正確防疫來給所有的養豬戶。

對此黃金城則回應,目前已經舉辦上千場跟養豬戶的宣導會,已經加強豬農對於非洲豬瘟的認識,也有要求豬農發現豬隻異常死亡時要依法通報以免受罰,但是效果有限,未來仍會持續加強教育的工作,改善少數豬農的「壞習慣」。

最後,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主任陳志峰也強調,防範非洲豬瘟不應該是這段時間才比較認真在做,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未來可能要維持5年、10年的高標準防疫也說不定,因此希望政府、豬農、各單位都可以持續注意非洲豬瘟疫情。

面對非洲豬瘟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才能守護國內養豬產業。 高雄市動保處/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