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妹終結偽單親 歐亞水獺一家團圓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歐亞水獺「金莎」在今(2018)年農曆新年期間產下雙胞胎寶寶,為了讓水獺媽媽「金莎」專心育幼,園方參照國際專業照養的資訊,讓爸爸「小金」暫時搬家,由「金莎」獨自照顧兩個寶寶;現在,雙胞胎寶寶「浯優」和「浯綠」已經長大了,照養團隊經過兩個月的評估與觀察,決定讓爸爸「小金」重回家庭,讓牠們一家四口團聚。
雖然歐亞水獺「小金」與「金莎」是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也配對成功,生下了雙胞胎,但不同於小爪水獺習慣父母一同育幼,獨來獨往的歐亞水獺總是由媽媽獨自承擔養兒育女的重責大任,因此「金莎」與「小金」這對青梅竹馬已經分開好一段時間;為了讓一家四口團聚,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照養團隊早早開始各項籌備作業,逐步觀察一家四口團圓的可行性與混群時機。
10月初,照養團隊先讓「小金」搬到「金莎」母子隔壁,讓牠們熟悉彼此的味道及適應環境,並觀察不同個體間互動的情形,作為評估混群時機的參考依據;10月中旬,在「小金」與「金莎」母子互動良好的情況下,保育員再安排讓「小金」單獨回到戶外活動場,再持續2週的觀察,確認「小金」及「金莎」母子的適應狀況都十分良好,照養團隊決定繼續邁向混群的階段,並於11月26日這天,正式讓一家四口團聚。
當天一早,一家四口在室內相見歡,哥哥「浯優」立刻展現活力,持續尾隨「金莎」、「小金」在場內四處活動,妹妹「浯綠」則是較慢才跟上團體行動。到了下午,一家四口回到戶外活動場,哥哥「浯優」幾乎一直尾隨「金莎」與「小金」,在活動場內追逐玩耍,妹妹「浯綠」則是自行活動,偶爾才會加入玩耍的行列。照養團隊全程戰戰兢兢,仔細觀察「小金」和「金莎」母子的互動狀況,好在一家四口都沒出現威嚇打鬥的行為。
經過一週白天混群,照養團隊在12月上旬展開全日混群的模式。照養團隊持續觀察一家四口的互動情形,令人開心的是,四隻歐亞水獺相處狀況良好,全家和樂融融,不過,保育員也透過每日上午、下午的例行餵食過程,發現妹妹「浯綠」在早上都比較不想活動,通常都等到爸媽與哥哥吃了一半之後,「浯綠」才會開始動作,但到了下午就不一樣了,下午的「浯綠」比較有活力,會立刻跟家人一起搶食,日後民眾前往台北市立動物園,別忘了到台灣動物區觀察歐亞水獺一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