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奶貓怎麼辦? 記得別衝動先觀察
記者 姚崇仁/報導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在路上聽到微弱的貓叫聲,沿著聲音尋找後,居然是一窩楚楚可憐的小奶貓,而身旁卻沒看到貓媽媽,這時該怎麼辦呢?新北市動保處教大家在發前小貓時務必先「停、看、聽」,千萬不要太衝動救牠們,可能會導致小貓跟母貓從此分離。
新北市動保處指出,辦公室一年四季都會接到民眾來電詢問該如何幫助在外頭遇到的小奶貓,其實在發現小奶貓時,應該先觀察周遭的環境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的話可以戴上手套移至安全處,並查看小奶貓的外觀來判別是否有貓媽媽的照顧,如果全身乾乾淨淨且肚子微凸的話,代表貓媽媽可能只是去覓食,可以先觀察3~6小時,貓媽媽還是沒有出現,再想辦法幫助牠們,但如果小奶貓外觀看起來髒髒瘦瘦且非常虛弱,有可能是貓媽媽覓食時出了意外,或是因為瘦弱而被拋棄,這時候就需要馬上救援。
而救援後的注意事項,新北毛寶貝醫療中心獸醫莊子昇則表示,以人工餵養的奶貓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照顧人員,存活率也不會太高,若一定要人工餵養,首先就必須使用奶貓專用的奶粉,切勿使用人喝的奶粉,因營養需求不同且含有大量乳糖,可能導致奶貓嘔吐、腹瀉,而危及生命。
莊子昇也提到,在餵奶前與後要用沾了溫水的衛生紙,輕點奶貓的肛門口與尿道口刺激排便尿,而每天大約每2-4小時餵奶一次,至於正確的餵奶姿勢是讓奶貓趴著頭抬高,因為仰躺的話很容易嗆到,另外奶貓因為還無法自行調節體溫,非常容易失溫,所以需要使用保溫燈或電熱毯保溫,溫度保持30-32度左右。

動保處強調,撿小奶貓前務必耐心的「停、看、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而如果順利照顧的話,大約4~5週齡就會開始長牙,這時候可以給一些軟的食物,如雞肉泥或幼貓罐頭作為離乳食品,之後再慢慢將食物轉換成一般幼貓飼料。另外動保處也提到,如果在新北市轄區內發現有未剪耳的流浪貓,可以向動保處申請TNVR,促使流浪貓絕育比率增加,進而使流浪貓的數量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