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 農友應嚴防寒害
記者 朱鈴玉/報導
隨著入冬後全台各地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氣溫驟降,不只人需要注意保暖,水產動物也容易因為環境或溫度的急遽變化而引發疾病,進而造成養殖業者的經濟損失,因此這個時候業者務必要加強防寒管理模式或是做好魚塭整池的工作,來減少疾病的發生。
位於國內主要養殖漁業地區的台南市動保處表示,今年雖然是暖冬,但是這幾天的天氣十分寒冷,一旦寒流來襲對於養殖漁業的農民來說往往都是戰戰兢兢,因為連日的低溫可能會造成辛苦照顧的水產付之一炬,對此動保處也提供入冬後的飼養管理方法,首先要注意氣象預報是否有發布低溫特報,依照天氣的變化調整管理措施、投餌頻率、飼料量,並隨時監控水質,同時也要減少換池、捕撈、大量換水等操作方式,避免水溫劇烈變化造成魚隻罹患水黴病。
動保處也提醒,養殖魚隻經常會選在冬季收成,在收成完成後的空魚池可以進行「整池工作」,包括曝曬魚池、翻土、消毒等工作,這麼做將可以防止水質以及池底惡化,避免在位來還會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另外,同樣位於重要養殖漁業地區的嘉義縣農業處也表示,漁民在冬季期間若是有從事養殖熱帶不耐寒魚種(如虱目魚、吳郭魚、鱸魚、石斑魚等),要確實加強防冬設備,包括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加強度冬溝的保溫、防寒及加熱水溫等設施,另外養殖池水較淺的文蛤養殖池如果有混養虱目魚,必要時規劃儘早採捕,並考慮改養黑鯛、黃鰭鯛、金錢魚等耐寒魚種,避免寒害損失。
台南地區的漁民若是遇到水產物有異常或疾病情形,可將池水或魚隻檢體北門水產動物疾病檢驗中心,或是新營區及中西區的動保處辦公室,嘉義縣漁民也可以到東石水產動物疾病檢驗中心,或是義竹水產動物疾病防治中心,由獸醫師提供檢診及諮詢服務,維護水產動物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