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羊餵兒到蓋羊舍成立牧場

記者高維奇/報導

當消費者每天早上享受新鮮羊乳時,別忘了背後羊農的辛勞,每天大清早就要擠乳,接著餵食2至3次,傍晚又要擠乳一次,還要隨時注意羊隻健康,定時清掃羊舍等,是一年365天皆無法停工休息的行業。

很多人喝一輩子的羊乳,可能沒看過乳羊場。高維奇/攝

民國85年在台南市新化區養乳羊的黃津豐,是中華民國養羊協會第七屆理事,他養羊的動機很單純,因為妻子生產奶水不足,他就買一頭母羊擠乳補貼營養,沒想到養出興趣,也發現小孩喝了羊乳頭好壯壯,激發他大規模飼養的念頭,就這樣蓋羊舍成立牧場,頭數維持在400至500之間。

新鮮牧草是乳羊每天要吃的飼料。高維奇/攝

黃津豐說,母羊生產後開始產乳,一般可以泌乳10個月,性能較差的只有兩三個月的就要被淘汰,也曾有牧場養過連續泌乳3年多的超性能乳羊,但機率不高。與乳牛比較,母羊的泌乳量不多,平均每隻羊可以擠2公斤,每隻羊的產乳性能參差不齊,從1到5公斤多有。

當羊被趕到擠乳柵欄時,會主動將尾部朝向擠乳器。高維奇/攝

當羊被趕到擠乳柵欄時,似乎知道飽漲的乳房即將要得到解放,因此主動地將尾部朝向擠乳機器,接上去後不到1分鐘就完成擠乳,以黃津豐牧場裡有180頭可以擠乳的母羊而言,每次擠乳只要1小時又10分鐘即可完成。黃津豐說,擠乳前的集乳管路清潔工作一定要落實,食安最重要。

同樣是畜牧業,養豬的餵食工作可以全自動化,羊需要每天食用鮮牧草,只能半自動化,不擠乳者每天餵兩次,正在泌乳者每天3次。過去黃津豐要自己栽培牧草,收割、切碎等工作非常費時辛苦,現在有專業牧草業者將貨送到牧場,減輕不少負擔,目前牧草以狼尾草及青割玉米為主。

擠乳是每天的例行工作,每天兩次,不能有一天休息。高維奇/攝

餵食、擠乳是每天的例行工作,不能有一天休息,黃津豐說,如果上午有別的事要做,就得提早擠乳。以500頭規模的乳羊場,至少要有3名工作人員,才能輪流休息,問題再於目前畜牧業很缺工,很多事情得業主自己動手,「校長兼敲鐘」是國內小規模畜牧業的常態。

育種對提高泌乳性能也非常重要,目前台灣的乳羊場都選擇國外優良品種例如阿爾拜因、薩能等,也有加以雜交選育。乳羊場會以10隻左右的母羊配1隻公羊關在一起,母羊輪流發情,一段時間就完成配種。黃津豐說,所有新生的小母羊都註記是哪一隻公羊的後代,以避免將來和自己羊爸爸近親交配,產出不良的後代。乳羊以母為貴,產出小公羊飼養約10天後就賣給專門飼養肉羊的牧場。

喝羊乳時可別忘了是羊群和一群人努力的成果。

有句俗話「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現在則是反過來,多數人吃過豬肉,卻絕少有機會看過豬走路。畜牧業專業經營後,為防疫所需,大都謝絕參觀,以乳牛和乳羊比較,牛的曝光率還比較高,較小眾的乳羊場,很多人喝一輩子的羊乳,可能沒看過乳羊場。一瓶新鮮衛生營養豐富的羊乳,背後是羊群和一群人努力的成果。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