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流浪狗數量增 野生動物受威脅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國家公園是許多民眾登山、遊憩的場域,同時也孕育著台灣眾多的原生物種,不過近年來玉山國家公園內的流浪狗數量增加,甚至是海拔3700公尺圓峰山屋也有浪犬出沒的身影,這也讓玉山管理處擔心流浪動物可能會攻擊野生動物,甚至還可能傳染疾病,因此玉管處也特別呼籲民眾減少帶寵物進到國家公園的次數,也不要隨意放生或是棄養,以免受罰。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根據近幾年來的生態監測系統發現,玉山國家公園內時常出現四處遊蕩、無人照管的流浪動物,而且自從零撲殺政策上路後,園區內流浪動物數量有明顯成長的趨勢,其中人潮較多的塔塔加遊憩區最常看到流浪狗的身影,甚至在海拔3700公尺的圓峰山屋附近,也曾經被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系統拍攝到牠們的身影。
玉管處表示,塔塔加遊憩區每年有將近70萬人次的遊客造訪,當中就有部分遊客上山時會攜帶寵物一起來遊玩,不過有一些不良飼主就會惡意棄養在山區,導致這些毛小孩可能和園區內的野生動物發生衝突,像是在去(106)年10月就有發生玉山園區內山羌被野狗群追逐、攻擊而受傷的案例。
此外,流浪動物和野生動物發生衝突時也有可能會因為抓、咬等接觸,傳染像是犬瘟熱、狂犬病等高接觸性的傳染性病毒疾病,其中狂犬病就是透過受感染的動物的抓、咬,由受傷的皮膚傷口、黏膜進入人體,快速擴散,使受感染者發病,致死率高達七成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玉管處也表示,現行所制定的「玉山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只有規定遊客不能攜帶寵物進入生態保護區、史蹟保存區及特別景觀區,其他遊憩區或一般管制區沒有禁止,相較於林務局在今年8月禁止犬、貓等哺乳類進入森林遊樂區,違者開罰5萬~100萬元罰鍰寬鬆許多,不過針對在園區內放生、棄養任何動物動物,最高可開罰3000元罰鍰。
除了流浪動物影響到野生動物之外,玉管處也提醒遊客,在國家公園內務必將食用過的剩菜、殘羹廚餘帶下山,不要就地掩埋,因為野生動物的嗅覺比人類還要敏銳,牠們會嗅聞出廚餘並挖掘食用,這樣的行為等同於另一種形式的餵食,而餵食可能造成野生動物行為改變,並影響牠們的健康。
玉管處也強調,野生動物跟我們人類一樣,都需要一個完整且不會受到外來傷害的生存環境,遊客若是在國家公園內看到流浪的毛小孩,可以通報管理處工作人員協助,一起還給野生動物們一個不受干擾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