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生態中心二期工程 貓舍完工啟用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由苗栗縣政府向中央行政院農委會爭取補助成立的「苗栗縣生態保育教育中心」(苗栗收容所)自去(106)年8月第一期工程完工啟用後,提供約110隻浪犬與落難的野生動物收容空間,而今(6)日生態中心第二期工程順利落成,新建可收容80隻流浪貓的貓舍以及推廣生命教育的多媒體視聽室。

苗栗縣生態保育教育中心二期工程落成啟用典禮由縣長徐耀昌(中)及與會來賓一同進行剪綵儀式。 姚崇仁/攝苗栗縣動保所所長張俊義表示,自從零撲殺政策上路後,苗栗縣就急需更多的流浪犬貓收容空間,因此縣政府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建設苗栗縣唯一的生態保育教育中心,位於銅鑼鄉芎蕉灣的生態中心主要分為四期工程共斥資9746萬,其中第一期工程在去年8月中完工,新建收容量約110隻狗的犬舍、檢疫隔離區、辦公室等設施,另外還有受傷落難的猛禽、石虎、獮猴等野生動物的暫時收容空間。

而第二期工程在今日上午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張俊義指出,一共花費約1700萬的二期工程,主要是興建80隻收容量的貓舍、生命教育多媒體視聽室,其中貓舍內還設有透明展示櫥窗區、營養配膳室、愛心小站隔離照護區等友善動物設施,多媒體室則是以生態保育教育、生命教育宣導、飼主責任教育為主,讓園區除了提供動物的收容、醫療幫助外,也可以讓小朋友來到這裡參訪或戶外教學,讓動保觀念向下紮根。

苗栗動保所所長張俊義說明生態保育教育中心的整體建設。 姚崇仁/攝苗栗生態保育教育中心二期工程興建的貓舍設有展示櫥窗互動區。 姚崇仁/攝

此外,在落成典禮上農委會也特別補助動物急難救助運輸車與動保教育宣導車各一輛,將會用來緊急救援運送犬貓,動保教育宣傳車則是會巡迴全苗栗,加強民眾領養代替購買、不棄養犬貓等重要觀念,而這兩輛車子的外型特別採用桐花的包膜,讓整體設計增添客家風格,吸引眾人目光。

關心動保議題的苗栗縣長徐耀昌表示,生態保育教育中心成立之後提供更多流浪犬貓安置的場所,不過現代越來越多人將寵物視為小孩般疼愛,因此未來還會再設立寵物公園、動物焚化爐等設施提供民眾使用,讓苗栗縣動物福利跨入新的里程碑。

農委會補助苗栗兩台用於動物運送及教育宣導的車輛,外觀以客家桐花為主。 姚崇仁/攝

對此張俊義也補充,生態保育教育中心的第三期工程,將會興建供動物自由奔跑的竉物運動公園以及可以收容105隻的第2犬舍,另外還有設置展覽室開放民眾舉辦畫展或攝影展,工程目前都已經大致完成,預計在明年初就會正式啟用,至於第四期則是會設置動物焚化爐等殯葬設施,同樣預計在明年也會完工。

包括在第三期工程的寵物運動公園預計在明年啟用。 姚崇仁/攝

可收容約105隻浪浪的第2犬舍。 姚崇仁/攝生態保育教育中心目前收容5隻遭獸夾夾傷或是誤觸高壓電的台灣獼猴。 姚崇仁/攝

生態保育教育中心犬舍目前約有50隻浪浪開放民眾認養。 姚崇仁/攝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