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清洗河馬水池 遍地「黃金」

記者 陳璽安/報導

每隻成年河馬一天的排便量約有6.6公斤,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河馬大水池住了9隻河馬,請問一個月累積的河馬便便有多重?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員每個月都會清理一次河馬大水池,如果您想體驗「遍地是黃金」的震撼,19日上午10點半歡迎到動物園旁觀。

河馬愛泡在水中,只有吃飯才能吸引牠們上岸,好讓保育員清潔水池。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除了食物,對河馬來說,似乎沒什麼比泡水更具吸引力了!原棲於非洲大草原的河馬,擅長游泳與潛水,他們可以潛水超過5分鐘,不潛水的時候也愛泡在溪流、水池當中,藉由水的浮力,不僅可讓牠們的四肢免於長時間承受龐大體重的壓力,也能使皮膚保持濕潤,因此民眾前往台北市立動物園時,如果錯過了河馬的用餐時間,通常只能在黃濁色的池水中,看到牠們露出的頭頂、眼睛、耳朵與鼻孔。

河馬超級愛泡水,愛到連排便也喜歡待在水裡,牠們的排便習性很特別,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範圍,河馬們不但走到哪「便」到哪,還會用尾巴將糞便打散,9隻河馬、每隻每日6.6公斤的排便量,一個月下來,池底沉積了厚厚一層「黃金」,十分可觀。每個月的清潔時間,保育員會趁河馬上岸進食的空檔,將汙水全部排放掉讓池底厚厚的「便便層」出來見客。

一個月份的河馬便便,吸飽水份後重達數百公斤,保育員為了節省清運時間,會利用竹耙等工具將糞便盡可能集中,再由其中一位保育員駕駛鏟土機,將堆積如山的便便一車一車地鏟到專用的子母車內存放,接著用高壓水柱將牆面地面沖洗乾淨,才能將經過濾的池水注入大水池內二次運用。

保育員們會先利用竹耙等工具,將糞便盡可能地集中。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一位保育員駕駛「小山貓」將堆積如山的便便,一車一車鏟到專用的子母車內存放。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每個月的水池大清洗平均花費90分鐘至120分鐘,起初,上岸用餐的河馬們滿心歡喜地品嚐新鮮的牧草及飼料,不過當食物都吃完了,場地卻還沒清洗完成,河馬們就會擺出不耐等候的動作,有的會露出一臉腿酸的樣貌,有的面露無奈的表情,有的個體會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躺下來呼呼大睡,含蓄一點的則會依在牆邊小憩一下,還有一些河馬會耍小聰明,將自己又大又重的頭部直接放在別的河馬身上,被「壓迫」的河馬想要逃開,還有可能被追上來,被迫分擔別人頭部的重量,種種互動十分逗趣可愛!

河馬滿心歡喜地品嚐新鮮牧草。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頭好重哦!你的大屁股借我靠一下!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雖然保育員們大費周章將水池清理乾淨,卻乾淨不久,河馬們總是不等水位放滿,就會急著想回到水中,下水後第一件事就是排便,用便便標記領域,因此池水就算剛換新,也不會清澈太久。根據保育員觀察,相較於乾乾淨淨的大水池,河馬其實更喜歡有自己糞便與味道的水,往往顯得更自在、更有安全感。

如果您想體驗「遍地是黃金」的震撼,或是想要見識難得乾淨的水池,歡迎在9月19日上午10點半到台北市立動物園非洲動物區的河馬大水池旁觀。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