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17天終放手 虎鯨媽和死去孩子道別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

原標題:「陪了 17天終於放手 虎鯨媽媽和死去的孩子道別」

日前在美國西部的海灣,虎鯨媽媽塔勒夸開始與孩子遺體共游的旅程,而在游過 1,600公里後,塔勒夸終於放手了。

在美國西岸,最近有一隻虎鯨引起了各界關注。 Photo: NOAA

出世沒多久就斷氣

今年 20歲的虎鯨塔勒夸(Tahlequah,也稱J35)居住在北美西岸、北太平洋劃分出的「南方居民虎鯨」(Southern Resident killer whale, SRKW)海域,今年 7月24日,塔勒夸懷了 17個月的孩子在出生 30分鐘左右死亡。

用鼻子推著牠一起走

從那天開始,研究人員發現塔勒夸開始把死去的孩子帶在身邊。牠會用鼻子推著小虎鯨走、就算小虎鯨不小心滑到水裡,塔勒夸也會馬上潛入水裡把牠找回來。

一帶就是17天

雖然虎鯨媽媽帶著死去孩子的遺體一起行動的情況並不罕見,但有別於一般虎鯨只會進行數天,塔勒夸這一帶就帶了 17天。圖片中可以看到塔勒夸和她的孩子(右邊灰色處)。有人猜測,因為塔勒夸的孩子出世後並不是馬上死亡,所以塔勒夸才會特別捨不得放手。

「哀悼之旅結束了」

一直到上周六(11),研究人員在介於西雅圖的聖胡安小島(San Juan)看到塔勒夸時,牠已經不再把孩子的遺體帶在身邊,而且正在和同伴狩獵鮭魚。美國鯨豚研究中心在他們的網站上寫到:「她的哀悼之旅已經結束了,現在的她非常有活力。」文中也提到,他們先前擔心這趟旅程會影響到塔勒夸的健康,所幸塔勒夸現在的狀況很好。

海洋哺乳類很常做

其實塔勒夸的舉動在海洋哺乳類動物中並不罕見。2016年,米蘭比可卡大學的生物學家莉潔特(Melissa Reggente)與同事便研究了飛旋海豚、抹香鯨、虎鯨等 7種鯨豚類動物,並發現這 7種鯨豚類動物都會把死去夥伴、親人的遺體帶在身邊。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一隻海豚把孩子扛著游的情景。

因為悲傷

關於牠們為什麼會這麼做,有鑑於鯨豚是聰明、具社交性、與夥伴有緊密連結感的動物,一般相信牠們把遺體帶在身邊的理由很簡單:悲傷。

「牠們正在哀悼,」莉潔特說道:「牠們感受到壓力和痛楚,牠們知道有什麼東西出錯了。」

而在這則令人遺憾的故事裡,其實還隱含了虎鯨保育問題。

在「南方居民虎鯨」海域,研究人員隔著一段距離進行觀察。從 1990年代開始,這裡的虎鯨數量就逐漸下滑。 Photo: post0055

3年來沒有新成員

「南方居民虎鯨」為介於美國西雅圖聖胡安島到加拿大溫哥華島的海域,大約有 75隻虎鯨住在這裡。根據牠們的生活習性,研究團隊將這裡的虎鯨分成了J、K、L三群。然而,不論是哪一群的虎鯨,牠們這 3年來都沒有出現新成員。

沒做到,就做不到了

面對這裡的虎鯨死亡率已經高過出生率,鯨豚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員巴爾科姆(Ken Balcomb)表示,他們大概還有 5年的時間來復育覆育這一帶的虎鯨生態,而且「如果我們在這 5年做不到,那就做不到了」。

越來越瘦的虎鯨們

以「南方居民虎鯨」海域的虎鯨數量來說,這裡一年理當可以出現 4-5隻新成員,會出現現在這樣的瓶頸,巴爾科姆相信糧食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他寫到:「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這些以魚類為生的鯨豚正越來越瘦,死亡率也正在上升。」與此同時,巴爾科姆提到,虎鯨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帝王鮭(Chinook salmon)也出現數量大不如前的情況。

人類也要動起來

鯨豚博物館的執行董事阿特金森(Jenny Atkinson)補充道:「不論(塔勒夸的孩子)有沒有死掉,虎鯨的數量確實面臨了危機。」

「這其中,我們的管理與支持工作是少不了的。」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