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技術團助瓜國海龜復育中心整建

特約記者 雨林/報導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駐瓜地馬拉技術團竹產業計畫與瓜地馬拉農牧部漁業司共同合作,於Santa Rosa省El Chapetón地區進行海龜復育中心整建,並於3日舉辦完成啟用儀式。

歐計畫經理文凱(左一)代表技術團接受農牧部漁業司感謝函。外交部/提供

這項合作案是由農牧部漁業司及El Chapetón地區漁民組織於去年6月提出,經天然資源保護區管理局(OCRET)同意後,於今年3月啟動,並於6月完成該中心周邊及海龜蛋孵化區竹棚架之搭建。其主要目的是期盼能採用對於環境相對友善且衝擊性較低的竹材,進行中心竹構設施搭建技術訓練與示範推廣。中心占地約503平方公尺,其中竹構設施改建海龜蛋孵化區共計84平方公尺,另前方圍牆以竹材及水泥空心磚混合搭建,以示範竹材利用之方式興建。
歐計畫經理文凱(中)及農牧部人員放流海龜返回海洋。外交部/提供

瓜地馬拉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海龜復育中心共計約30處,依據國家保護區委員會(CONAP)1999至2008年統計資料顯示,El Chapetón為其中8個主要海龜復育中心之一,孵化並釋放海龜數累計達45,000隻,但因年久失修,致使海龜蛋孵育功能及能量大幅衰退,嚴重衝擊海洋生態保育。

海龜中心啟用剪綵儀式,農牧部鄉村經濟發展次長Jose Felipe Orellana(右二)、農牧部漁業司司長(右一) Chiquimulilla副市長(右三)、Santa Rosa省長(左一)、天然資源保護區管理局主任(左三)、歐計畫經理文凱(左二)。外交部/提供

啟用儀式上由技術團竹產業計畫經理歐文凱、農牧部鄉村經濟發展次長歐瑞亞納(Felipe Orellana)、Santa Rosa省長畢內達(Marco Aurelio Pineda)及漁業司司長桑多瓦爾(Nancy Sandoval)共同剪綵慶祝。海龜復育中心整建完成後,每年約可協助孵化約4,000至5,000隻海龜,並吸引遊客來海邊參觀瞭解,替該區帶來觀光經濟效益,並有助於瓜地馬拉推動海洋環境資源永續發展。該竹構建築示範案例,除可複製至其他地區之海龜復育中心參考外,並達推廣竹材作為建築材料之目的,亦可效降低沿岸居民砍伐紅樹林利用比例,減少對沿岸生態環境之衝擊,同時彰顯與台灣技術合作成果及協助瓜國永續發展之目的。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