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喉貂現身大農大富 刷新低海拔紀錄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位於花東縱谷的中心,是台灣東部連結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重要生態廊道,花蓮林區管理處今(107)年在園區內架設11部紅外線自動相機,並首次記錄到三級保育類動物黃喉貂,這同時也黃喉貂出沒在台灣海拔最低的紀錄。
花蓮林管處表示,「大農大富」園區自100年開園後,在林業試驗所與東華大學的長期監測,陸續記錄到麝香貓、食蟹獴、朱鸝、環頸雉及黑翅鳶等保育類野生動物,而今年5月更是委託專門從事生態監測的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來進行調查,一共在園區內架設了11部紅外線自動相機,沒想到在短短的2個月內竟然就意外拍到台灣特有亞種保育類野生動物「黃喉貂」的身影。
花蓮林管處進一步指出,黃喉貂主要是分布於中海拔少人為干擾的森林,在國內被目擊最高海拔紀錄為3850公尺的玉山北峰,而最低海拔紀錄則為300公尺的知本森林遊樂區,這一次在大農大富園區的發現紀錄,僅有海拔160公尺,創下全國新的紀錄。
林管處拍攝到黃喉貂影片:
拍攝到黃喉貂的地點為園區裡的溪流邊,在草叢與喬木當中,沿著水泥護岸移動,不過一旁較高的水泥護岸,導致黃喉貂無法順利移動其他區域,未來花蓮林管處也將持續做監測,若是黃喉貂穩定出沒於平森園區,將會成為平地森林生態系的新角色,另外林管處也會改善水泥環境,讓黃喉貂以及其他的野生動物可以在園區內自由活動。
林管處也補充,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因著重營造動物喜歡的自然環境,以植樹造林的方式,刻意打造近似天然環境的森林腹地,讓野生動物可以在海岸山脈與平地森林園區間自由遷徒,而且透過管理將人為干擾減至最低,近年來也有許多原本棲息於中高海拔的野生動物,願意來到1千多公頃的平地森林園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