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大排魚群翻肚 環保局:水溶氧不足

記者 朱鈴玉/報導

台中市梧棲大排中華路以西河段,日前有大量死魚翻肚在水面的情形,地方居民質疑上游工廠污染,經台中市環保局檢驗水質,初判是天氣炎熱導致水中溶氧程度不足,因而造成魚群死亡。

台中市梧棲大排中華路以西河段,日前有大量死魚翻肚在水面的情形。台中市環保局/提供

為改善梧棲大排水質惡化及魚群死亡情形,台中市政府派員定期巡査梧棲大排,日前稽查人員巡查時,再度發現大排大興橋下游附近有死魚上浮,經採水檢驗初判無異常,研判是受近日高溫改變大排內的溶氧程度,影響魚類生存,目前已完成魚體清理。環保局表示,梧棲大排大興橋上游的汙水截流淨化處理工程將完工,預計7月開始試運轉,屆時將可改善水質環境,未來也將持續加強派員巡查,如查獲違規排放汙染事證,將依法嚴懲。

台中市環保局檢驗梧棲大排水質,初判水中溶氧程度不足致魚群死亡。台中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梧棲大排大興橋下游附近局部水面出現零星死魚上浮,經採水檢測結果顯示,未驗出重金屬及氰化物,但水中溶氧為0.7毫克/公升,低於一般魚類適合生存的2毫克/公升含量。

由於近來降雨量不足,河川基流量也不夠,梧棲大排大興橋下游附近水位偏低,加上高溫使水中藻類滋生、底泥上浮,使得目視的水色偏綠、偏深色外,也加劇水中溶氧消耗,影響水中魚類生存。

降雨量不足加上河川基流量不夠,造成梧棲大排大興橋下游附近水位偏低,高溫使水中藻類滋生、底泥上浮,目視的水色偏綠、偏深色。台中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派人清理魚屍,已清出1千多公斤的死魚,因大排與旁邊道路落差極大,為安全起見,清潔人員於清理時將部分魚體先暫置於岸際人行道後,再沿人行道清理,於當天下午2時已完成魚體清理避免影響環境品質。

環保局表示,為提升梧棲大排的晴天基流量及大排水質,台中市府在大興橋上游執行汙水截流淨化處理工程,未來完工運轉後,每天將有近萬噸的生活汙水經淨化處理後排入梧棲大排,可有效改善大排內基流量與溶氧不足的情形,有助改善水質環境、同時杜絕死魚事件發生。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