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海洋日 放流種苗護生態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為響應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新北市政府、國立海洋大學以及瑞芳漁會分別在貢寮保育區與瑞芳保育區舉辦放流活動,合計共放流1萬尾鰭鯛與黑鯛亞成魚,以及5千尾花枝苗及10萬粒九孔苗,希望透過放流活動來實踐永續海洋的理念。

新北市政府昨(4)日在貢寮保育區內的卯澳灣舉辦放流活動。 新北市漁業處/提供新北市漁業處指出,每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是1992年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所訂定的,目的在於解決塑膠汙染和海洋垃圾,阻止海洋環境持續惡化,而新北市政府今(107)年也呼應世界海洋日的主題「預防塑料汙染,營造健康海洋」,在6月份規畫舉辦清除海漂垃圾、減少塑料汙染及種苗放流等一系列活動

漁業處表示,昨(4)日在貢寮卯澳灣舉辦的放流活動當中成功放流了多達10萬粒的九孔苗以及5千尾花枝苗,而這一次的放流活動有別以往,現場還邀請了貢寮區5所國小共200位師生一同參與,以及卯澳灣巡守隊、當地漁村居民、海洋防衛隊等志工,鼓勵不論是幼小的孩童還是大人都應該以積極行動來維護海洋生態、復育重要的海洋資源。

國小的孩童體驗放流九孔。 新北市漁業處/提供另外,新北市漁業處3日的時候也與瑞芳區漁會合作,在瑞芳保育區內將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所培育的1萬尾黃鰭鯛與黑鯛亞成魚,這一批亞成魚體型長達10公分,不僅活力旺盛,對環境適應力也強,將會成為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寶庫。

漁業處也提到,為了解放流魚苗後來會游到那裡及是否有順利長大等問題,這一次所放流的魚種其中100尾,農業局與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牠們身上別上了T字型的識別證,未來若是有漁民發現受標記黃鰭鯛或黑鯛魚體,務必記下發現的時間、地點、大小並拍下照片,通報研究團隊

新北市政府在瑞芳保育區放流1萬尾黃鰭鯛與黑鯛亞成魚苗。 新北市漁業處/提供為了追蹤後續生存與適應的情況,農業局與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在牠們身上別上T型標示。 新北市漁業處/提供世界海洋日的系列活動除了放流活動外,淡水區漁會將在6月20日舉辦清除港內廢棄漁網具,而金山區漁會也將在6月27日號召藍海艦隊的漁船出海清除海漂垃圾,共同努力守護海洋環境。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