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是天生狩獵好手 蝙蝠也遇害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壓低身子,一搖一擺晃動著屁屁,這是貓咪狩獵前的預備姿勢,可愛的模樣令不少貓奴為之瘋狂,但你是否知道,貓奴眼中可愛的模樣,對野外的小動物來說卻是死亡的前奏?近日,台灣蝙蝠學會收到2起東亞家蝠受傷案件,皆是遭受貓的攻擊,台灣蝙蝠學會呼籲飼主管理好家中的愛貓,保護野生動物與生態環境,也保護家貓不受野生動物的病菌威脅。
全世界已知的蝙幅超過1200種,台灣地區包含離島的蝙幅紀錄種則有37種,牠們蜜蜂一樣具有生態服務的機能,有的協助植物授粉、有的協助植物傳播種子,也有的會為環境除蟲,例如台灣邊常見的東亞家蝠,體重4至6公克,一個晚上卻能吃至少1200隻蚊子,效率十分驚人。
然而,台灣蝙蝠學會近日收到2起東亞家蝠因貓受傷的案件。本(5)月10日,台灣蝙蝠學會在臉書上傳4張東亞家蝠受傷的照片,這是一隻遭受家貓攻擊的成體,上臂開放性骨折,目前還在治療中;沒想到才過幾天,台灣蝙蝠學會又收到一隻受家貓攻擊的通報案件。在第2起案件中,民眾發現家中飼養的貓叼著蝙蝠,便立即將蝙蝠取下,蝙蝠的翅膀上破了一個洞,但沒有大礙;民眾在台灣蝙蝠學會的建議下,細心照護這隻蝙蝠,預計在次日放飛,卻在放飛前發現蝙蝠竟然流產了,排出2隻幾乎成形的胎兒!
還好這隻母蝙蝠流產後身體無大礙,仍順利野放,讓傷心的家貓飼主寬心不少。流產是懷孕母蝙蝠受到驚嚇時可能出現的狀況,台灣蝙蝠學會祕書長周政翰指出,這隻蝙蝠雖然翅膀破洞,但以後面野放的情形看來,身體沒有其它狀況,如果沒有被貓捕捉,可能不會產生那麼大的緊迫,進而導致流產。
家貓傷害蝙蝠或其它小動物的案例時有所聞,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把貓關好,周政翰同時指出,貓的狩獵天性不僅對野生動物與環境造成傷害,也可能讓貓與飼主暴露在到野生動物帶來的疾病威脅之中,例如台灣去(2017)年與前(2016)年皆有在東亞家蝠身上發現麗沙病毒的案例,雖然麗沙病毒對蝙蝠不一定會產生影響,目也未有研究釐清對貓的影響,但這種病毒有人畜共通的可能性,一旦家貓透過蝙蝠感染麗沙病毒,很有可能也會傳染給飼主。
因此,為了保護生態,同時也保護家貓與飼主自己,管理好自家貓主子才是上上策,比起讓家貓出去狩獵小動物,還是請各位貓奴勤勞陪玩,好好用逗貓棒及玩具們滿足貓主子的狩獵天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