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候鳥日 一起為鳥類發聲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台灣的地理位置剛好處在東亞候鳥遷徙路徑上,加上具有多樣化的棲息地,提供不同候鳥賴以生息環境,是許多候鳥南遷北返時的中繼站或目的地,為了喚起大家對於候鳥保育觀念,保護這群跋涉千里嬌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每年5月以及10月的第2個星期六訂為「世界候鳥日」。

台灣常見的候鳥小白鷺。 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根據統計台灣的鳥類有626種之多,而候鳥的種類高達360種左右,占總數約57%,超過半數以上常見鳥類都是長途跋涉而來的嬌客,但近幾年因為棲地流失、食物減少,許多冬季候鳥的數量明顯下降不少,為加強保育珍貴的候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特地將每年候鳥大量遷徙的5月及10月的第2個星期六訂為「世界候鳥日」

農業局局長李玟指出,由於新北市的北海岸地區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常被候鳥們選為來台停靠的第一站或最後一站,再加上農業局響應世界候鳥日的主題「為候鳥保育發聲」,不斷致力於推廣友善田園及生態保育宣導工作,來維持更佳的自然環境以及生態,讓民眾可以在新北市觀賞到眾多的候鳥。

蒼鷺。 新北市農業局/提供農業局指出,新北市境內的鳥類種類共499種,光是候鳥就佔了約60%,其中像是八里挖子尾有小燕鷗、小水鴨、大白鷺、蒼鷺、赤腹鷹、彩鷸等,金山清水地區有綬帶鳥、戴勝、小水鴨、花嘴鴨、黑嘴鷗等,另外二重疏洪道水域及華江橋也可觀賞到大量的小水鴨、琵嘴鴨、雁鴨等。

農業局也特地在世界候鳥日呼籲民眾,候鳥就像是來訪的嬌客,需要大家共同珍惜愛護,在欣賞這些遠道而來的貴賓時,應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喧嘩、不驚嚇、不用閃光燈等五大原則,避免造成干擾,另外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一起來為保育候鳥發聲的行列,給牠們最好的生態與生存環境。

新北市八里挖子尾常見的花嘴鴨。 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