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落實友善農業 近700物種現身
記者 姚崇仁/報導
高雄市農業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里山精神」,自104年起便委託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團隊在美濃區進行里山農田生態調查,至今已發現近700樣物種,包含24種保育類動物,包括朱鸝、彩鷸、水雉、小雨蛙等,另外棲地分布侷限在高雄與台南溪流的蔡氏澤蟹更是意外的在美濃溪現蹤。
農業局副局長王正一表示,過去這2年下來美濃區有許多農民願意採用友善生態的耕作法,將不同種類的樹林、草地與濕地混在一起,漸漸成為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棲地,其中像是在「同心園」農場的有機火龍果園就採取草生栽培,取代傳統農藥去防治蟲害,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最近就在農場內發現到稀有的棕三趾鶉覓食、築巢。
另外同樣為在美濃的「凹下茶園」以野放的方式種植茶樹,讓茶樹在野外生長,農民基本上都不會管,這也讓許多野生動物在這出沒,像是常有山羌到逛茶園裡覓食,因為野放茶種植久了之後會與森林融合,因此在茶園上空可以常見大冠鷲在盤旋,而到了雨季的時候,潮濕的環境可以看到許多布氏樹蛙露臉。
農業局也提到有農民並沒有將土地完全開墾,而是在水稻田周圍保留了樹木、田間還特地保留獨立樹木,吸引許多鳥類棲息,其中還發現了以野鼠為食物的二級保育類黑翅鳶出現,協助農民除鼠害。
農業局局長鄭清福則表示,「美濃里山」鼓勵了農民以對環境與生態友善的耕作方式,將農業生產融入永續性的生態保育精神,今(107)年會再輔導美濃11處農友田區,以生態友善農法推動取得「綠色保育標章」,鼓勵更多農友加入,另外為了讓一般民眾更加了解並支持友善農業的內涵,農業局也辦理3場里山生態導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