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蛇出沒多 金門連抓到6隻
記者 姚崇仁/報導
隨著夏天即將到來,蛇類也都開始蠢蠢欲動,近日在金門縣金沙水庫附近就捕獲6隻緬甸蟒,其中3隻體積相當龐大,約2公尺長,造成當地民眾恐慌,為避免蛇類侵擾,農林科也提醒民眾維持居家整潔,以免老鼠入侵後引來蛇類上門,若是遇到蛇類入侵可聯絡相關單位處理,切勿過度恐慌。
金門建設處表示,日前在社群網站及LINE群組流傳金沙水庫周邊有多隻蟒蛇遭捕的照片,引發當地民眾的恐慌,農林科人員到現場查證後,確認是當時金沙清潔隊員執行環保作業時,接連發現到一共6隻的緬甸蟒,於是就將牠們捕捉,由於清潔隊員沒有處理的經驗,於是其中個體較大的3隻交由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進行收容,另外3條小蛇則是就地野放。
農林科科長鍾立偉表示,由於捕獲蟒蛇的地點靠近畜牧場,因此研判蛇類是為了補食鼠類才會頻繁的出沒,而一般民眾對於蟒蛇等大型蛇類或是毒蛇都有較大的恐懼感,以往通報時也會有較為誇大的形容詞,但其實這次捕捉到的蟒蛇只是屬於中小個體而已,不必太過於恐慌。
鍾立偉,根據縣政府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思民博士團隊所進行的「金門地區亞洲蟒食物資源與棲地利用計畫」指出,目前金門地區成年蟒蛇估計不超過120隻,主要的食物以小黃腹鼠與溝鼠為主,每隻5公斤的亞成蛇至少是已經進食近250隻老鼠,後續每年至少可以再吃進133隻老鼠,具有抑制鼠類過度繁衍作用,可以說是鼠類最大的天敵。
金門夏季溫度偏高,蛇類多於夜間或清晨出沒,入秋之後則多於白天出沒,由於蛇類特別喜愛雜草叢生、潮濕或是老鼠較多的環境,如果民眾做好居家環境整潔,牠們就不會主動靠近。提醒民眾若有蛇入侵的話可以經由119勤務中心通報後,由權責前往處理,千萬不要自行捕捉,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