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公雞 母雞怎麼會生蛋?
記者高維奇/報導
「沒有公雞,母雞怎麼會生蛋?」,面對幼兒園孩童的發問,身為台南市關懷動物生命協會理事長的蔡登雲,一時不知怎麼回答;看到籠子外空地1隻公雞帶著3隻母雞,小朋友又問,公雞可以娶3個老婆?
業餘養雞蔚為風氣,飼養的雞種、功能各有不同,有的純觀賞好玩,較務實的讓雞生蛋或養肥後肉用,多數人以養雞生蛋為樂,蔡登雲也不例外,養20餘隻母雞,每天早上最大的樂趣就是到雞舍餵雞撿雞蛋,自家食用外,也是拜訪親友的實惠伴手禮。雞雜食性,舉凡人類能吃的都是牠們的飼料,蔡登雲的朋友很多,知道他養一群雞,家中的廚餘都會順道帶過去養雞,「餵雞撿蛋」也是朋友們的樂趣。
朋友偶會帶孫子過去採園中的楊桃、樹葡萄、芭樂,也參觀雞舍,爺爺告訴孫子,雞舍裡全是生蛋的母雞。看到蔡理事長撿滿一盤雞蛋,還在唸幼兒園大班的小孩問爺爺,沒有養公雞,母雞怎麼會生蛋?這問題讓在場的爺爺們不知如何回答,要孫子上課時再問老師。
蔡登雲說,純粹要養雞吃蛋,就不必養公雞,以免交配時對母雞干擾甚至傷害。他說,之前朋友送來3隻棄養的公雞,和母雞養在一起,從此永無寧日,公雞們三步五時就要交配,一星期下來,有幾隻母雞頭上的羽毛都被啄禿了,背部也被踩傷,產蛋量減少,他發現情形不對,把公雞移除才恢復寧靜。
雞不像天鵝等奉行一夫一妻的禽鳥,在農村野放的雞群,常見4、5隻母雞跟隨1隻公雞;早年繁殖小雞的養雞場甚至採1隻公雞配15隻母雞的比例,就可以讓母雞們順利受精,公雞太多,會為爭奪交配而鬧得「雞犬不寧」。
如果要養肉用雞,大都會將公、母雞分開養,以避免交配造成禽舍混亂與雞隻損傷。網路上有一則影片,有人將1隻母雞丟進專養公雞的禽舍,可憐的母雞被十幾隻公雞輪流踩踏交配至死,斷氣後公雞仍不放棄。這則讓人心酸的視頻疑似惡作劇取樂而遭受批評。
一夫多妻的母雞會和別的公雞交配?專家說,只要有其他公雞,答案幾乎是肯定的,雞的交配時間可以短時間完成,在一旁伺機而動的公雞機會很大。事實上,「不時相隨」的鴛鴦,在交配期間公鴛鴦緊守著另一半,擊退奪愛者,確保自己的基因能傳下去。科學進步,生物學家利用DNA技術從一對鴛鴦的子女中發現,父親不是同一隻,公鴛鴦亦步亦趨嚴格防守,仍無法阻止母鴛鴦劈腿,以雜交取得優勢基因,「不時相隨」的鴛鴦如此,雞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