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奇!竹節蟲女人國竟有雌雄同體

記者 陳璽安/報導

聽到竹節蟲,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牠們出類拔萃的「偽裝」功夫,台灣特有種「津田氏大頭竹節蟲」除了擅長偽裝,另一個特色是「孤雌生殖」的繁殖方式,族群中幾乎都是雌性的個體,但在不久前,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族群中,居然羽化出「雌雄同體」的個體!

雌雄同體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背上的翅膀長度不對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灣特有種「津田氏大頭竹節蟲」不會結繭成蛹,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牠們除了擅長偽裝,繁殖方式也很特別,是「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不僅雌蟲不用交配就能產卵,未受精的卵也能孵化,繁殖出來的子代幾乎都是雌性,目前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族群僅有3次羽化成雄蟲的紀錄,儼然是個「女人國」。但在本(4)月9日,這個「女人國」竟然發生了比羽化雄蟲還要令人驚奇的事,大頭竹節蟲族群中居然羽化出一隻的「雌雄同體」成蟲

9日羽化的這隻成蟲個體同時擁有雄蟲與雌蟲的特徵;完全變態昆蟲的幼蟲被稱為「若蟲」,一般而言,田氏大頭竹節蟲的若蟲通常會歷經6次蛻皮才會羽化為成蟲,根據保育員經驗,雄蟲的體型較雌蟲小,翅膀較雌蟲長,這次「雌雄同體」的個體在「若蟲」階段就比同伴們來得小,因此保育員猜測牠可能會成物動物園記錄的第4號雄蟲,沒想到等牠羽化後,居然有一副不對稱的翅膀,腹部末端同時擁有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是一隻極為罕見的「雌雄同體」津田氏大頭竹節蟲,為全台首見,讓照養團隊非常興奮。

「津田氏大頭竹節蟲」雄蟲(上)的體型較雌蟲(下)小。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雌雄同體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腹部尾端同時具有雄性與雌性的生殖器官。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津田氏大頭竹節蟲」不僅是台灣特有種,也是被列為二級保育類的昆蟲,牠們的翅膀很短,不會飛,因此族群分布相當侷限,在台灣僅分布於綠島及恆春半島,且終身棲息在林投樹叢。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照養團隊至今已養育過3隻津田氏大頭竹節蟲雄蟲,目前仍不清楚羽化成雄蟲的原因,雖然曾紀錄到交配行為,但是雄蟲在族群遺傳結構上究竟擔任何種角色,有待進一步研究。

「津田氏大頭竹節蟲」雄蟲和母蟲交配,但是否能夠行兩性生殖還有待研究。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