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羊寶寶長大囉 頂著小角探索環境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去(2017)年9月出生的野山羊寶寶「長稻」長大囉!在媽媽「長茗」的照顧下,野山羊寶寶「長稻」平安健康地長大,已經學會在陡坡上行走,每天跟著媽媽探索環境,現在已經能自在地到處活動了。
台灣野山羊原稱為台灣長鬃山羊,雌雄個體頭上皆有一對向後彎曲的圓錐狀角,是台灣唯一的原生牛科動物,也是台灣的特有種,屬於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生態習性與生活環境特殊,但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照顧下,動物園裡的野山羊家族已經能穩定繁衍,2012年出生的「長茗」也成為媽媽,牠的寶寶「長稻」在去(2017)年9月15日誕生,是家族中最受矚目的小可愛。
台灣野山羊有一雙特別的腳蹄,野外的野山羊族群布在海拔200至3800公尺,在裸露岩石和險峻陡峭山區活動對牠們來說是家常便飯,甚至具有2公尺高的跳躍潛力,奔跑的時速則可以達到20公里。台北市立動物園也為野山羊們設計了符合牠們習性的陡坡,在媽媽「長茗」的引導及幫助下,「長稻」很快就學會站立,也能在陡坡上行走了,每天跟著媽媽熟悉環境,也會自己四處探險。
媽媽「長茗」並不會限制「長稻」的冒險活動,但仍會隨時保持警戒。台灣野山羊個性膽小,一聽到奇怪的聲音就會立刻躲進草叢中,謹慎觀察四周環境,為了保護寶寶「長稻」,媽媽「長茗」時時注意「長稻」的一舉一動,若有個風吹草動,「長茗」就會飛奔到「長稻」身邊保護牠。
在保育園的照顧下,台灣野山羊家族有舒適的生活環境,但在野外的野山羊族群,則面臨了獵捕壓力以及原生棲地被過度開發等危機。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除了台灣野山羊,台灣美麗的山林裡還有許多野生動物,盼大眾多關心、愛護這些可愛可貴的野生動物,珍惜並適當地利用自然環境,讓動物們都能平安快樂地在台灣的森林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