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紅面鴨流浪記

記者高維奇/報導

黑色紅面鴨曾經是台灣主要的家禽,早年農村普遍飼養,是冬令進補的極品,薑母鴨唯一的選擇,為什麼現在埤池、公園古蹟觀賞池及滯洪池,到處可見流浪的黑色紅面鴨?就是羽毛顏色改變牠們的命運。

公園及古蹟園景觀池、滯洪池及野外埤塘常見流浪黑番鴨。高維奇/攝

如果情形發生在3、40年前,這些流浪在外的紅面鴨可能都要被捕捉了,可見動保已普遍形成共識,讓這些蹺家回歸大自然的紅面鴨能安然生活,甚至繁衍下一代。

紅面鴨本名為番鴨或正番鴨,在民眾崇尚「黑即補」的觀念下,早年養黑番鴨為主,零星飼養居多,原本善飛翔的番鴨,在人類餵養下飯來張口,體重增加甚多,想飛也飛不遠,就樂得留下來等著被宰殺進補。由於番鴨是高價位的家禽,早年鴨舍防範緊密,很難飛走蹺家。

成也黑色,敗也黑色。生活水準提高後,鴨肉消費需求增家加,不限於冬令進補用。由於黑色紅面鴨生長速度慢,為了提高鴨肉產量,繁殖業者以公番鴨配母菜鴨雜交產下沒有生殖能力,但肉質鮮美及生長迅速的騾鴨,成為台灣肉鴨的主力。

流浪黑番鴨又以摻雜白羽毛者居多。高維奇/攝

早年番鴨及其下一代的騾鴨都是雜黑色系,屠宰脫毛後仍留下細微的黑色針羽,消費者感覺上屠體不乾淨,繁殖業者從國外進口白色番鴨與白色菜鴨交配,產下白色的肉用騾鴨,屠體宰殺脫毛後,雖有殘留的白色針羽肉,但眼看不出來。

鴨、鵝的羽毛利用價值高,尤其白色羽毛,全世界大量使用且統一格式的羽球,一律要白色羽毛,取自鴨或鵝的翅羽,使用量非常大,因此黑色紅面鴨失去昔日「帝王食補」的榮光,雖然目前仍有專業飼養純黑色紅面鴨,但市場仍以白色壓倒性地多。

有些養鴨場會將黑色或黑白相雜的紅面鴨送人或野放,零星飼養者如果沒有防護,或者飼料餵養量不夠,有一餐沒一餐的,體重太輕的話,番鴨很容易脫逃飛走當「流浪鴨」。在台南地區收容流浪狗的愛媽劉秀雯,也曾養了30幾隻人家送的黑色番鴨,卻因防護網破裂沒有修理,27隻母鴨陸續飛走。

這隻黑色番鴨逃離防護網失修的鴨舍準備蹺家。

蹺家的紅面鴨天南地北任我行,不必在蹲在狹小潮濕的鴨舍裡,過著牢籠般的生活,等著鴨販前來載往宰殺。如幸運找到合適的棲息地點,不但食物不虞匱乏,也沒有人會抓牠們去冬令進補。

流浪黑番鴨繁衍下一代,出現母鴨帶小鴨的溫馨畫面。高維奇/攝

番鴨可以相互交配,也可以和來台度冬的綠頭鴨產出下一代,也就是騾鴨,因此在公園的水塘看見母番鴨帶著一群小鴨,長大後不一定是番鴨,也可能是母番鴨和公綠頭鴨的下一代騾鴨。

番鴨與綠頭鴨交配繁衍的下一代騾鴨。高維奇/攝

黑色紅面鴨因羽毛而失去經濟動物的地位,必須流浪討生話,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