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驚見山羌白骨 動保處追查死因
記者 姚崇仁/報導
春節時有民眾在宜蘭山區發現7隻死因不明的山羌屍體,近日則是在新北雙溪區山區有民眾發現死亡山羌遺體,動保處獲報立即派員與發現民眾一同到現場處理,但由於屍體都已只剩下白骨,無法進行檢驗,因此直接進行就地掩埋,日後會加強巡查附近是否有其他山羌死亡,以查出確切的死亡原因。
3月2日下午,民眾張先生到新北市雙溪區牡丹溪附近健行時,發現到保育類動物山羌的屍體,立刻通報動保處前往現場處理,張先生表示,那牡丹溪附近不到500公尺就有多達5隻山羌的遺骸,讓人聯想到牡丹溪在幾年前曾有一間水鹿養殖場集體爆發結核病,造成很多水鹿被丟棄在野外,造成許多野生動物死亡,不知道跟這次山羌大量死亡有沒有相關。
新北市動保處接獲通報後,會同張先生一起到現場處理,沿著牡丹溪上游搜尋後僅尋獲到2具僅剩白骨的山羌屍體,因此已無法進行檢驗,至於是否與張先生所說的結核病相關仍有待調查,但由於結核病為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動保處已在現場進行全面性的消毒作業,日後動保處也會針對附近地區加強巡查,追蹤是否還有其他山羌大量死亡的情形。

動保處處長陳淵泉表示,山羌屬於第三級保育類動物,是台灣鹿科動物中最小的一種,以細葉幼芽及嫩草為主,遇到敵害時會先靜止,然後再迅速逃竄到森林內躲藏,另外山羌屬於容易緊張的動物,一旦過於緊張可能會引起橫紋肌溶解症、腎衰竭、甚至休克死亡,這也是造成山羌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
新北農業局局長李玟呼籲民眾,如果在山區發現到野生動物的屍體,切記不要用手去觸摸,應該立即通報所在地的動物防疫機關協助處置,以保障人畜安全,另外在野外遇到動物時,也要記得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驚嚇」三個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