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放開心情 與野鳥分享作物

記者高維奇/報導

鳥吃農作物一定會被農民圍網隔離、放鞭炮驚嚇或農藥毒死?其實不然,許多農民耕作時,缺乏人力去阻隔驚嚇偷吃作物的野鳥,也就放開心情,不再視之如死敵,有意無意間還能留些糧食給野鳥,一名種番茄的農民說:「鳥吃剩下才是我們的」。

田間五穀雜糧待收成期間都是野鳥的食物,最普遍的現象是麻雀吃田間成熟的穀粒,早年農民豎立稻草人、放鞭炮、敲鑼打鼓驚嚇驅趕。當時農家小孩子多,可以輪流接棒,確實收到效果,有效減少損失。現在農村人口老化,人力不足時,農民改用趕鳥球、五顏六色的競選旗幟,效果不佳;放鞭炮等驚嚇的方式因缺乏人力操作而難以達到驚嚇的效果;有農民用尼龍細網將農田圍住,隔絕野鳥偷食的效果很好,但設施成本高,農作物收成後,要花很多時間去拆除圍網,非常費時。

番茄會引來大批野鳥食用,但很多農民仍採不想圍網隔離,任由野鳥吃個夠。高維奇/攝

在台南市永康區一名種番茄的農民說,目前是採收期,上午八點開始,成群的白頭翁、麻雀等在蕃茄園大啖如入無人境,聽到動靜數十隻鳥群起而飛,非常「壯觀」,下午也會來一波。之前曾放鞭炮驚嚇,但沒有人力與時間持續操作,效果不佳,也想到要圍網有效隔絕,權衡之後仍採露天栽培,任由野鳥吃到飽吃到爽。

農民剝開發育不良賣相不佳的玉米穗讓野鳥啄食吃到飽。高維奇/攝

玉米也是許多鳥類喜歡的穀類,很多農民自種自售,分批採收期間,大群野鳥光顧,牠們剝開玉米穗啄食,損失也不小,但農民不想花時間防範,反而是剝開發育不良賣相不佳的玉米穗,方便野鳥啄食吃到飽,野鳥不嫌食物品相不佳,農民也能減少損失。

收割後在田間乾燥的胡麻蒴果裂開時,引來大批野鳥食用。高維奇/攝

胡麻是高經濟作物,也是野鳥喜歡的食。胡麻收穫時,農民將成熟植株離地面6至10公分用鐮刀割下,約十餘株捆成一束,數捆交叉置於田間乾燥,經4~5天後,大部份蒴果裂開時,即可脫粒。脫粒時以塑膠布舖在田間,將植株移到塑膠布上,以棍棒敲打植株、使籽粒掉落在塑膠布上。農民說,蒴果裂開時就會引來大批野鳥,趕也趕不走,只好將王米粒灑在田間引誘野鳥食用,以減少胡麻被食。

放棄採收的胡麻田成為野鳥「進補」的天堂。高維奇/攝

去年胡麻栽培面積激增,胡麻價格下降,有些品質差的胡麻田乾脆棄收,成為成群野鳥採食胡麻「進補」的天堂。

燕子快速飛躍於採收期的高麗菜圃上,捕食會飛的菜蟲。高維奇/攝

有些鳥光顧農田不會被農民驚嚇驅趕,燕子就是其中之一,牠們快速飛躍於採收期的高麗菜圃上,捕食會飛的菜蟲,完全不會吃一片菜。其實,麻雀、白頭翁、斑鳩等野鳥在田間除吃五穀雜糧,也吃農業害蟲,只是農民感受不到,且大量使用農藥,有效殺死蟲害,也讓野鳥無用武之地,甚至農藥中毒而死。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