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生命教育計畫 讓學生更愛動物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去(106)年2月零撲殺政策上路後,教育部推動「關懷生命教育」,補助全台45間學校領養動物及成立動物保育社團,希望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如何跟動物相處,而苗栗特殊教育學校為補助對象之一,在關懷生命教育這方面做得相當成功,不僅成立動保社外,還在校內養了兩隻校犬及三隻校羊。
苗栗特教學校表示目前的兩隻校犬分別叫「點點」跟「小花」,平常很喜歡跟學生互動,還會定時巡視校園,聰明的牠們看見陌生來車都會吠叫,學校的動保社平時會教同學們如何與校狗互動,讓每個班級輪流幫狗狗洗澡,也會餵牠們吃防跳蚤的藥,讓校犬乾淨、健康的在校園裡面生活。
校內除了有校犬外,另外還有別具特色的「校羊」,由於小羊們平常都是成群結伴,可以讓學生們學習合群的觀念,不能夠隨便離開團體。另外,之前第一代校羊從懷孕到生產時都是學校師生共同細心照顧,學生們親眼見證新生命的誕生,大家也更加體會到生命的奧妙。

特教學校今(107)年還推出了「魚菜共生」計畫,小型的朱文錦、台灣鬥魚、巴西龜及鯉魚搭配觀賞用的水生植物,養殖大型的吳郭魚池則種植水耕蔬菜,學生不只要了解共生系統運作,還要定期維護水質。
教育部指出,雖然是特殊教育學校,動物保育社也只成立不到半年的時間,但學校會努力將保護動物融入到學生的課程當中,進而培養每一位學生與動物的相處之道,並希望學生與動物之間是沒有障礙的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