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屎一無是處?
記者高維奇/報導
對鄙夷人事物, 有人會隨口一句「狗屎」;倒楣遇到衰事則以「狗屎運」自嘲,狗大便果真惹人嫌一無是處?從很多例子中,發現狗屎可以回收再利用,埋在土壤中能分解成為植物的有機肥。
民眾到公園散步踩到狗屎,心情惡劣可想而知,除痛罵飼主缺乏公德心,氣不過者也會向政府主管單位通報反映,反對飼主帶狗到公園或要求捕捉園區遊蕩的流浪狗,讓里長受到極大壓力。雖然近年來在動保、環保單位「遛狗繫狗鏈,隨手清狗便」宣導下,情況有所改善,仍是主要民怨之一。
隨手清的狗便如何處理?當然是包好丟入垃圾筒,不然要怎麼辦?就是有人能善用資源,回收狗屎再利用。住在台南市楠西區的江姓果農5年前成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狗來富」專案的代養戶,被協會選中的理由是果園樹木多,綠資源豐富,流浪狗活動面積大,炎夏有樹蔭可避開火毒的太陽,當然也要考評飼主是否對狗有耐心愛心。
江姓果農每天早上要到芒果園工作,成群的狗就跟著去,在園中奔跑嬉戲。果農說,廣大的果園就是狗兒的廁所,隨地大小便不會被人罵,過幾天就看到狗大便逐漸被分解回歸土地,是果樹的天然有機肥。
台南市關懷動物生命協會理事長蔡登雲將狗屋設置於楊桃樹下,夏天遮陽,家犬排放的屎就是楊桃樹最佳肥料,枝葉茂密,冬天結果滿樹楊桃,都是埋在樹下土壤中狗屎發揮的肥力。蔡理事長說,現代人養生重視環保無毒,他的楊桃沒有噴農藥,也沒有施化學肥料,光靠狗大便施肥就能如此旺盛。除楊桃外,果園的嘉寶果、仙桃、椰子、芭樂都受惠句屎肥力的潤澤。
住台南市柳營區的高姓民眾前年在廣大庭園中種幾棵樹,他預先在距離樹幹一公尺挖深約80公分、直徑約40公分的土坑來處理狗大便。先讓家中兩隻大型狗習慣在樹下大小便,每兩天用鏟子將大便置入坑中,再回填些許泥沙蓋住大便,以防臭氣外溢,就這樣一層大便一層土,讓大便很容易分解,坑洞填滿後再挖新的,環保又衛生,樹木長得茂盛蒼翠,朋友問是用什麼高效能肥料,他說:只用狗屎一味。
台南市安平區平通里里長李秀珀在社區公園設置「愛心鏟」供飼主清狗便,垃圾桶中的狗大便沒有全部被載到焚化爐,部分埋在土壤中當花草樹木的肥料。
有機農業興起,所使用的肥料大都以牛、羊、豬、雞的排泄物發酵而成,用栽培蔬菜水果農特產品,除提供肥分,也能改善土壤的透氣性,有利根系發展。
雖然狗屎也是畜便的一種,卻極少用來充當有機肥施用,其實只要是動物的排泄物,幾乎都可以分解供給植物營養,狗屎也不例外,因此,環境許可的話,讓狗屎回歸大地,將會發現「狗屎」不是那麼百無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