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雨林/報導
勞基法的爭議還在立院內外持續上演中,現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提出新題,希望爭取增加每年6月19日至6月30日共12天不對外開放時間,除了讓員工能有較多休息時間外,園方希望利用休園時間全區修繕、公益參訪,保育人員也有時間自我精進。《動物園可以增加不對外開放的時間嗎?》此議題將於2月13日起在台北市公民參與網i-Voting開放全民投票。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動物園由圓山搬遷到木柵已經超過30年了,這麼多年來每年僅農曆除夕一天不對外開放,為了進行必要維護,園內室內館則在每個月不同星期的週一輪流休館(遇假日則順延隔日休館),在全年長期營運的狀況下,萬一遇到園區內相關設施與環境需要整修或保養時,只能相互協調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以分區方式進行,但這樣的模式往往會使工期與費用增加,對動物的干擾亦將相對延長。

曹先紹指出,台北市立動物園特別參考國外其他動物園對於園區整體維護的各種做法,例如採取每週固定休園,或像是日本北海道旭山動物園,於每年冬末春初之際休園3週,期間全園總動員整備修繕,作為台北市立動物園增加不對外開放時間可有的各種做法及思考。

曹先紹更進一歩指出,其實在不對外開放的日子裡,保育員和獸醫師仍舊必須到動物園上班,好逐一完成動物們日常的基本照護與醫療工作;動物園還可利用這段時間,規劃提供弱勢或公益團體參觀、進行遊憩環境整修、辦理保育研討會議或業務精進會議等。因此,如果台北市立動物園可以在每年6月19日至6月30日共12天不對外開放的日子裡,搭配園內室內館在每個月不同星期的週一輪流休館(遇假日則順延隔日休館),就能進行園區的年度定期例行保養、環境檢測與設施維護,來提高休憩與參觀的品質,也可以藉由有效率的維護計畫,減緩施工過長對動物不必要的干擾,以提升動物福祉。


《動物園可以增加不對外開放的時間嗎?》107年2月13日上午9點起,至107年3月12日下午5點止,歡迎大家上網投票表達看法,參加抽獎。
台北市公民參與網i-V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