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狗接受度 南高於北?

警告訊息

本頁面暫停服務。

記者 高維奇/報導

不同於北部都市區,台灣南部鄉下地區養狗以米克斯居多,其中又以黑狗居多,飼主喜歡黑狗的原因很多,包括看起威嚴兇猛,夜間容易隱身,守衛警戒的性能較好,也有人認為黑色毛髮弄髒後較看不出來。

除了日常觀察,在動保單位舉辦巡迴注射的也可以看出黑狗的比例很高,台南市日前某區發生感染狂犬病鼬獾咬人事件,一名婦人夜間腳踝被咬傷,動保處除協助傷患就醫,也展開巡迴注射,1小時共注射15隻狗,共有9隻是黑狗,如果15隻中扣除3隻是品種犬,則12隻米克斯中有9隻是「黑狗兄」,這個比例非常高。

牽到巡迴注射的黑狗非常多,以米克斯為主。高維奇/攝

巡迴注射的獸醫師說,每年舉辦的家犬貓狂犬病巡迴注射,牽到注射點的確實以黑狗最多,且以米克斯為主。動保處或民間團體在鄉下的地區舉辦的送養會,黑色狗會被優先認養,流浪狗生的小狗,黑色幼公犬不怕沒人要。經多年培育出來的「台灣犬」,黑狗的比例也很高。

鄉鎮市郊的住戶喜歡養黑狗,主人認為外型較兇猛,看門防盗的性能較佳。高維奇/攝

台灣還在吃狗肉的年代,黑狗就受歡迎,因為「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吃狗肉的人認為黑狗最補,生活水準提高加上動保法施行,吃狗肉的人少了,但「黑」較補的觀念仍存在,例如烏骨雞、黑豆、黑豬肉等,好在動保法實施讓黑狗逃過一劫。

黑狗又以全身烏黑沒有雜色的公狗較受歡迎。高維奇/攝

鄉鎮市郊的住戶養狗多半以看門守衛當工作犬,他們希望狗愈兇愈好,黑狗又以全黑沒有一絲雜色,舌尖又有黑色斑點的更佳;「白腳蹄」的黑狗過去幾乎沒人要,現在年輕一輩已可以接受。

黑狗真的較兇?獸醫師說,應該是人類的視覺心理使然,包括某些老一輩的民眾特別喜歡舌尖有黑色斑點俗稱「黑舌尾」的黑狗,科學上並沒有統計研究,有些黑狗個性溫和,看到陌生人還會搖尾撒嬌。

台南市派出所認養的波麗犬黑狗的比例也高。高維奇/攝

黑狗的缺點是全身黑色很難描述特徵,走失後較難指認,如果沒有植入晶片,到動物醫院、社區公布欄或收容所張貼公告,照片中的狗全身烏黑,沒有一絲個別特徵,就算有人在公園、菜市場或工地等方看過黑狗,也很難斷定就是照片中的黑狗。也有飼主要求里長以社區擴音器廣播協尋,里長只能說:「○○里民家中的黑狗走失」,很難進一步描述狗的特徵。

台南市北區振興里認養的3隻巡守犬,有兩隻是黑狗。高維奇/攝

台南市動保處收容所網站會張貼管制捕捉或市民送交的犬隻照片,每隻黑狗看起來都差不多,連飼主也搞不定,親自跑到收容所,一堆黑狗看得眼花撩亂,如果家犬看到主人很興奮,就很好判定,收容所獸醫師說,很多家犬走失被送到收容所因緊迫,看到主人畏縮像陌生人一般,飼主常無功而返。動保處表示,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辦理寵物登記植入晶片。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