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愛養寵物水獺 專家憂加速滅絕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除了犬貓之外,還有許多動物被人類當成寵物飼養,其中亦包含了「不適合一般家庭的動物」,目前在日本人氣鼎盛的水獺即是一例。媒體不斷強力播送水獺的可愛萌樣,卻未傳達關於生態與飼育法的正確知識,造成寵物水獺的人氣持續攀升。由於人工繁殖不易,甚至出現走私,危及野生水獺的存亡。

2017年10月舉行的「第1屆水獺總選舉」,讓網友票選日本36間水族館與動物園的84隻水獺。活動票數大幅逾越當初預估的1萬票,締下51萬多票的空前紀錄,魅力可見一斑。 取自太陽城

水獺既非寵物,亦非家畜,而是野生動物,歸類為食肉目貂科水獺亞科。水獺通常以家族為單位生活,儘管依種而異,但有些水獺可能因為獨居的壓力而出現消化不良、激動威嚇等情況;加上需要大型水池及籠舍等供其戲水、運動,飼養成本高,並不適合日本狹窄的居住空間。

此外,能夠替水獺看診的獸醫極少,寵物業界亦未將之視為家庭飼養的動物,就連專用的寵物飼料都沒有。歐美有一些收容受傷水獺的案例,不過像日本這樣當成寵物養在家裡,以全球來說都甚為罕見

事實上,現存的13種水獺幾乎都是瀕危物種。例如棲息於南亞至東南亞的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就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lnerable, VU),是有滅絕之虞的野生動物。

小爪水獺的主要威脅來自棲地破壞,但以「毛皮」和「寵物販賣」為目的之盜獵亦很猖獗。為了防止過度交易,小爪水獺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輸出時須向輸出國取得出口許可證;話雖如此,日本法律並未禁止民眾將水獺當成寵物養在家裡。

雖然動物園和水族館的水獺飼育已有一定成果,可是水獺在生態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亦不確定牠們會傳染哪些疾病給人類,飼養風險高,不適合當寵物。 取自cucuru

日本水獺熱潮興起後,寵物店的價格亦持續上漲。水獺咖啡廳「水獺朋友」的負責人良原儀和接受《產經新聞》採訪時說:「以往的交易價格在60萬日幣左右(約16萬台幣),如今已漲到80~120萬日幣(約21~32萬台幣)。即使是人工繁殖的水獺,也得等上3年。」

暴利,也帶來了嚴重的走私問題。2017年10月,21歲的日本女大生從泰國曼谷機場夾帶10隻水獺出境時遭到逮捕。女大生供稱:「我覺得水獺很可憐,就以1隻1,000泰銖(約960台幣)的價格買下。店員說沒問題,我便以為不違法。」可是,女大生的旅行箱經過精心改造,加上出國日程短暫,計畫性走私的可能性極高。

旅居曼谷的日本企業家告訴《日刊才藏》的記者:「水獺在泰國也很稀少,價格比狗還便宜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泰國今年11月修法,將一般走私罪訂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價格之4倍罰金』,走私客都認為講便宜一點判得較輕。泰國政府也深明此事,所以說謊是行不通的。」

2017年10月,以旅行箱夾帶10隻水獺的日本女大生在曼谷機場被捕。光是今年,泰國就發生了4起日本人走私水獺被捕的事件。 翻攝自《ANN》

比起其他東南亞國家,泰國的觀光客往來頻繁,動物走私事件層出不窮。這類問題不僅發生在水獺身上,2017年9月,日本警方在成田機場逮捕自泰國夾帶4隻小懶猴(Nycticebus pygmaeus)入境的54歲中國男性。該名男性近10年共前往泰國91次,疑為專業走私客,但4隻猴子仍有3隻在走私過程間死亡

許多稀有動物因走私而犧牲、數量減少後,又導致交易價格上升,更加成為走私者眼裡的肥羊,陷入了惡性循環。正如過去在日本掀起飼養熱潮的懶猴、陸龜等等,世界自然基金會日本分會十分擔心水獺逐漸成為盜獵和走私的目標。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