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栗翅鷹「線」入麻煩 嘴喙遭勾出血
特約記者 劉凱/報導
一隻遭尼龍線缠繞、嘴喙出血的栗翅鷹,於11月上旬被民眾在新北市新莊地區拾獲,經消防隊通報後,新北市動保處立即派員將其帶回,由於栗翅鷹喙部出血,動保處醫療團隊為其進行手術治療,並依栗翅鷹腳環上的聯絡資料通知飼主,在經確認後,終於讓這隻逃家落難的栗翅鷹健康返家。
經鑑定遭尼龍線缠繞的是一隻公的栗翅鷹。新北市動保處於11月上旬傍晚6點半左右接獲新莊區中港消防隊通報,有民眾拾獲一隻受傷的老鷹,老鷹身上纏繞著尼龍線,可能因想掙脫反而勾住嘴喙造成出血,動彈不得,帶回動保處後醫療團隊立即為牠施行手術,順利將尼龍線取出,經1禮拜觀察與照護後,確定老鷹復原狀況良好,由於牠腳上帶著腳環,疑似為走失寵物,於是依循該鷹腳環上電話號碼找到飼主周世權,除提出栗翅鷹的購買證明外,又經比對腳環號碼、其他特徵及親密互動等,確認為周先生所有將其領回。
飼主接獲通知後,立即前往動保處將栗翅鷹領回,他說:「今年5月經友人介紹,以5萬元買下這隻約2個月大的栗翅鷹,並取名叫浩呆,平時下班後都會帶著牠去散步,假日時更會帶牠到空曠地放風盤飛,某日傍晚,不慎讓牠從窗戶縫隙飛出,之後就不斷透過管道找尋,還好是被送來動保處,才有機會與浩呆重逢!」飼主周先生回憶起浩呆飛走的瞬間,內心仍是充滿悔意,經比對購買證明、身分證件及互動狀況後,確認為該鷹飼主。
栗翅鷹,又名哈里斯鷹,是一種中至大型猛禽,分布在美國西南部至智利和阿根廷中部,是猛禽類少數會群居的物種。栗翅鷹體長46-76公分,翼展可達1公尺長。出生後的雛鷹在38天大就可以離開鳥巢,到了45-50天就會換羽及開始飛行,由於經濟過度發展使野生栗翅鷹棲息地多遭破壞,不過牠們悟性高且具社交性,常被獵戶訓練作獵鷹。動保處也再次呼籲,維護生態平衡是全人類永續的責任與義務。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台灣所有野生鷹形目、隼形目與鴞形目猛禽均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依法不得任意獵捕、買賣、持有、飼養、繁殖及陳列展示,只有黑兀鷲、蒼鷹、紅尾鵟、紅鳶、栗翅鷹、遊隼等6種猛禽的人工繁殖後代可以合法進口與飼養,栗翅鷹並非台灣本土種野生動物,雖經農委會公告可合法進口及飼養,但仍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以避免這些外來種動物逸失,影響地方自然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