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廁所日 飼主應教導毛孩正確如廁
特約記者 劉凱/報導
您知道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嗎?由於全球仍有許多人和動物隨地大小便,不但造成環境汙染,散布異味,更可能造成細菌孳生,引發傳染病。因此聯合國在2013年通過決議,並獲得121個會員國聯署。新北市動保處在「世界廁所日」的前夕,也特別提醒飼主們要妥善的教導毛寶貝上廁所,做個有公德心的好飼主。
動保處表示,以一隻奶貓來說,只要正確的教導如廁,一般來說只要兩週即可學會。動保員陳妙秋進一歩說明,像日前有一隻小虎斑貓「虎妹」,大約出生3個星期就被民眾撿到送至動保處,剛到動保處的虎妹連牙齒都沒有長出來,她不但要充當奶媽負責照顧、餵奶,在每次餵食後還要用濕紙巾刺激才能大小便。陳妙秋回憶當時表示,雖然如此,她還是為「虎妹」準備了貓砂,並且不斷引導牠在貓砂上撥砂,現在虎妹5個星期大,就已經成功學會自己在貓砂上大小便了。
新北市動保處長陳淵泉說:「其實貓咪天生就有良好的衛生觀念,只要正確引導,就會定點大小便。」他提醒飼主剛開始訓練時可以把沾有貓咪自己便便的衛生紙放進貓砂盆,告訴貓咪應該在貓砂盆內上廁所,因衛生紙帶有牠熟悉的味道,牠就會知道應該在貓砂盆大小便了。之後應該每次飯後都把貓咪放在貓砂盆內,提醒牠記得上廁所,如此的訓練效果是最好的。而一旦廁所的位置定下來了,最好不要隨便移動,並且在寵物做對的時候,馬上給予獎勵;反之,則以簡短且態度堅決地警告牠。
聯合國訂定的「世界廁所日」是為了提高人們對廁所還有公共衛生的重視所制訂的節日。不過除了人類,早期有許多沒有公德心的飼主會放任毛寶貝隨地大小便,讓大家一出門就踩到黃金。因此動保處也特別利用「世界廁所日」來提醒飼主,一定要維護環境整潔和公共衛生,避免讓家中毛寶貝隨地大小便造成旁人困擾,並且藉由訓練毛寶貝學會上廁所,更能節省收拾善後的時間和精力,可說是一舉兩得。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表示,雖然有一些沒有公德心的飼主沒有妥善訓練教導毛寶貝,使得民眾對毛寶貝隨地大小便產生負面印象,但是毛寶貝無論貓或狗其實天生都喜愛乾淨整潔的環境,只要妥善訓練,都可以學會定點上廁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