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媽柴火煮鮮食 省錢環保又健康
記者高維奇/報導
私人收容所大都以飼料餵養犬貓,近年來鮮食的優點受到肯定,也有愛心媽媽不辭辛勞親自煮狗食,台南愛媽姚秀雯買市售的肉泥加麥片煮給近90隻的犬貓食用,還撿拾廢棄的木材當柴火,環保又省錢。
寵物飼料是近30年才流行的,之前常見的狗食是雞頭煮熟煮爛後拔掉尖硬的喙,加些胡蘿蔔等蔬菜拌飯,有的還添加人類吃的綜合維他命,星期天用電鍋煮熟分裝冷凍或冷藏一星期的分量;養名犬也有買豬肉、牛肉、雞胸肉煮食,當年如此養狗確實很花時間。寵物飼料流行後,很長一段時間不見有人煮狗食,從家庭寵物到公私立收容所,幾乎都以飼料餵養,優點是方便,缺點是嗜口性及品質良莠不齊,之前還爆發飼料食安問題。
姚秀雯幾年前收容一批繁殖場淘汰的紅貴賓、瑪爾濟斯、吉娃娃、法鬥等純種犬70幾隻,大半是老弱傷殘,都因不忍被安樂死而養下來。收容一段時間後,常有人將幼犬棄養在她的收容所,看牠們可憐,也就來者不拒照單全收,於是愈收愈多超過百隻,飼料、醫療費都很吃力,之後台南市動保處協助結紮、施打疫苗,建議她將健康的犬隻送養出去,現在剩80幾隻。
為了改善犬隻健康,姚秀雯嘗試以市售的肉泥煮麥片,有時加些羊油、蔬菜,發現狗的食慾好很多,老弱犬隻的毛色及精神狀況也有進步,十幾隻米克斯毛色光亮,健康活潑。
姚秀雯說,煮狗食的另一原因也是為了節省費用,她沒有對外募款,而飼料不便宜,加上品質良莠不齊。買肉泥及麥片來煮,有時候朋友會送給她拜拜煮半熟的雞、豬肉,也有人送她羊油,再加上撿拾廢棄木材當柴火煮狗食,連瓦斯也省了,算一算每個月的花費比買飼料省很多。由於過去沒有築灶炊事經驗,一開始柴火燃燒不完全,被煙燻得眼淚直流。
姚秀雯說,這批狗已無法送出去,要養牠們一輩子,已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自己的資源有限,如果自煮狗食較省錢又能讓狗更健康,煮狗食辛苦一點沒關係?
農業時代在偏鄉飼養的狗有廚餘吃就不錯了,家犬養得骨瘦如柴,主人會被笑「人吃都吃不飽還餵狗!」偶而要買豬皮、羊油為狗進補,幾星期後毛髮亮麗,肌肉也長出來了,當年不明所以,現在才知道豬皮含豐富膠原蛋白。鮮食的優點重新被發現,愈來愈多的飼主以鮮食餵養,目前市面上也推出供寵物食用的「肉泥」;傳統毛髮光亮祕方的羊油,最近也重新流行。從姚秀雯的經驗,確實感受鮮食餵養的優點。
鮮食風潮也吹到公立收容所,台南市灣裡收容所的志工到住家附近傳統市場向豬肉攤勸募豬肝,煮熟後帶到收容所伴乾狗糧,由於數量極有限,只能為食慾不佳身體瘦弱的狗進補,幾個月下來已收成效。善化收容所的鄰居正是一位牛肉商,老闆娘慈悲心將牛雜肉送給收容所,由工作人員煮熟餵食瘦弱幼小犬隻,效果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