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狂犬疫苗可隔2、3年施打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日本法律規定家犬有每年施打狂犬病疫苗之義務,但東京大學杉浦勝明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即使將注射間隔拉長至2~3年,依然可以維持效力,該結果刊載於2017年11月1日的《預防獸醫學》期刊。

1950年日本《狂犬病預防法》施行時,規定所有狗兒每年要施打2次狂犬病疫苗。1957年起未再出現病例後,於1985年修法減為每年1次。 取自網路

日本《狂犬病預防法》將家犬的狂犬病疫苗注射義務化,其國內核准之疫苗效期為1年;另一方面,近年人們越來越重視疫苗的副作用風險,海外則以3年效期的疫苗為主流。因此,亦有部分日本獸醫師呼籲修正施打方法。

杉浦教授的研究團隊針對在日本施打疫苗的144隻狗兒,以醫學和流行病學上使用的統計方法分析其抗體力價在1~3年後的變化。狗兒依過去拖打次數分為「接種1次」、「接種2~4次」、「接種5次以上」3組,比較各組在1年後仍具保護力的比例。

結果發現過去接種5次以上的群組,2年後有96.9%、3年後有93.0%的狗兒仍保有足夠的抗體力價;接種2~4次的群組,2年後有92.1%、3年後有83.0%的抗體力價依然充足;至於只接種1次的群組,2年後僅54.8%的狗兒保有足夠的抗體力價。

杉浦教授接受《每日新聞》的採訪時表示:「我們發現狗兒若在首次接種後的1年內進行第2次施打,比較容易維持疫苗效力,即使之後將間隔拉長至2~3年仍然有效。考量疫苗的副作用風險,以及飼主的經濟負擔,政府應該重新檢討每年施打1次的規定。」

日本獸醫師們對是否應強制施打狂犬病疫苗有不同意見,因此杉浦教授等人在厚生勞動省的資助下,展開狂犬病入侵風險評估研究。取自VPcamp

今年4月,杉浦教授等人刊載於《流行病學與感染》的狂犬病入侵風險評估研究則指出,在日本現行檢疫制度確實執行的前提下,狂犬病入侵日本的機率為每4萬9,444年1次;而就算違反檢疫制度進入日本的犬貓達20%,狂犬病的入侵風險仍為每249年1次。總之,該研究的結論就是——日本沒有強制施打狂犬病疫苗之必要!

研究團隊分析,這是由於日本四面環海,沒有來自陸地的入侵威脅,加上每年輸入的動物數量不多,以及輸入規定嚴格等等。此外,根據過去的研究,萬一真的發生罹患狂犬病之動物入侵日本的情況,縱使法令沒有強制家犬施打狂犬病疫苗,感染數最多也將止於9.3隻狗兒,而且疫情可能在傳染給人類前就已受到控制。

相較之下,地方政府和飼主每年花在狂犬病預防注射的總費用高達180億日幣(約48億台幣)。杉浦教授告訴《朝日新聞》:「日本沒有必要強制家犬施打狂犬病疫苗。在狂犬病清淨國,最有效的是澈底執行輸入檢疫,以及一旦發生入侵時的早期發現、防疫對策等等。」

民眾若想從狂犬病清淨國以外的地方將犬貓帶到日本,除了要在180天前施打2次狂犬病疫苗,還得抽血檢查是否具有足夠的抗體力價。 取自PAKUTASO

對此,厚勞省結核感染症課則表示:「這是極具震撼性的研究結果。我們沒辦法因為單一研究就立刻下判斷,不過會把它當成今後狂犬病預防對策的參考。」

事實上,日本以外的狂犬病清淨國與地區,多半沒有強制施打疫苗。負責管轄進出口檢疫的農林水產大臣,其目前指定的清淨國與地區包括:冰島、澳洲、紐西蘭、斐濟群島、夏威夷、關島等6個地方,也全都沒有強制施打。1988年起至今未再出現病例的香港規定所有狗兒必須接種狂犬病疫苗,但頻率為每3年1次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