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幫浪浪找家 北市推校園認養
特約記者 雨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為了倡導透過動保議題,拓展校園生命教育之多元關懷,自105學年度與台北市動物保護處合作,開始推動校園認養流浪犬貓試辦計畫,凡校園內已有或欲向動保處認養流浪犬貓之學校皆可向教育局提出經費申請,目前已核定經費補助共計新臺幣50萬元餘整,補助範圍包括飼料費、醫療費及生活用品費等。
教育局表示,105年計有10校申請,106年度計有16所學校申請認養流浪犬貓,共認養18犬、14貓。而這些被認養的毛孩們如果個性不夠穩重,則會請動保專家提供訓練協助,未來希望藉由毛孩們讓學生懂得關懷生命、尊重生命。
福安國中是今年開始加入教育局試辦計畫,校方表示,推動校園犬貓政策並不容易,如何讓犬隻接受完善的訓練,還得要避免發生孩童意外,像是學校認養的柴犬「哈魯」由輔導室老師主要負責飼養,剛來學校就十分受到學生歡迎,但也因為如此,使牠恃寵而驕,變得十分調皮,經過校長、老師請教動保專家,並經數個月的訓練後,個性才較為穩重。現在已經是校園內人見人愛的開心果。
福安國中老師表示,自從學校裡有了校犬之後,許多學生下課便來說:「我要帶哈魯去散步」、「哈魯,你要不要跟我回家!」看見孩子照顧哈魯的快樂神情,讓學校老師發現孩子們因為照顧哈魯有了很多改變,變得更有責任感,也更具備耐心與尊重生命的觀念。
台北市教育局認為,推動校園認養犬貓,能讓流浪的生命找到家,也讓台北市的學生成為一位關懷生命、愛護自然的學習者,可以說是雙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