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大安森林公園聽「寵物音樂會」

記者高維奇/報導

寵物與現代人生活關係密切,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環境生態也成為關注議題,以動物為主題的音樂曲目不斷被演奏,在西洋古典音樂中,以前蘇聯作曲家普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法國作家聖桑的「動物狂歡節」最為人熟悉,饒富趣味與教育性。

動物狂歡節曲目中對大象有音色豐富優美,扣人心弦的旋律加以描述。高維奇/攝

在彼得與狼的曲目中,普羅高菲夫(1891-1953)以管絃樂團的長笛音色仿小鳥、雙簧管仿鴨子、單簧管仿小貓、低音管仿爺爺、3支法國號仿野狼、木管和定音鼓仿獵人和槍聲、絃樂合奏仿彼得。在這首兒童交響樂作品中,以淺顯的故事配合旁白,讓兒童認識各種樂器獨奏及合奏的音色,孕育兒童們的音樂品味,迄今已成為兒童音樂的經典之一,很多兒童經由「彼得與狼」的故事認識樂器進而愛上音樂

彼得與狼的曲目中,作曲家以單簧管的音色模仿貓叫。高維奇/攝

迄今仍有許多音樂老師以這首曲子為教材啟蒙兒童,事實上,成年人對這首音樂的喜愛不亞於兒童,許多音響玩家用以測試器材對各種樂器的表現能力,由於旋律動聽,故事親切,緣於人類對動物的喜愛,百年來「彼得與狼」帶給不同年齡的兒童和成人歡樂和啟示。

以大提琴獨奏「天鵝」的旋律,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曲子,除了音樂會演奏,也常在電視戲劇、廣告配樂聽到片段,一般認為是聖桑(1835-1921)「動物狂歡節」14首曲子中旋律最動人優美的一首。

以大提琴獨奏「天鵝」的旋律,一般認為動物狂歡節14首曲子中最動聽的一首。高維奇/攝

相較於彼得與狼,動物狂歡節的音樂內容顯得更熱鬧,聖桑以兩部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及單簧管依序模仿公雞和母雞的叫聲;雙鋼琴輪流奏並利用速度轉變來表現袋鼠跳躍的感覺;以低音提琴奏出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譴」妖精之舞的旋律,以及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的詼諧曲來描述大象,其他如烏龜、驢等動物都有動聽的旋律描述。

在動物狂歡節曲子中,以兩部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及單簧管依序模仿公雞和母雞的叫聲。高維奇/攝

鋼琴詩人蕭邦(1810-1849)眾多曲目以浪漫著稱,其中「小狗圓舞曲」,旋律輕快有如小狗繞圈圈般,傳說是蕭邦到地中海小島養病時,看到女友喬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尾巴的逗趣情景,靈感興起而寫下的曲子。

蕭邦的小狗圓舞曲,傳說是看到小狗追逐自己尾巴的逗趣情景即興寫下的曲子。高維奇/攝

也是前蘇聯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的「大黃蜂的飛行」,原本是歌劇中的配樂,由於旋律極快,之後有人改編以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獨奏,除展現大黃蜂輕快飛行,而絃樂器特有的音色也生動展現大黃蜂「嗡嗡」聲響。這首曲子常在音樂會充當「安可」曲,時間短動聽,又能展現音樂家精湛的演奏技巧。

想要聆聽動物以為主題的音樂?台北市立交響樂團10月7、8日晚上7點半,就要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寵物音樂會」,演奏包括作曲家雷洛.安德森膾炙人口的「王老先生有塊地」、「養雞場上的舞蹈」、「跳舞的貓咪」;亞倫.孟肯的「阿拉丁組曲」、「美女與野獸」、「在海底(出自小美人魚)」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大黃蜂的飛行」等。

動物狂歡節以雙鋼琴輪流奏並利用速度轉變來表現袋鼠跳躍的感覺。高維奇/攝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