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打魚防不勝防 學者籲協助轉型

記者 陳璽安/報導

珊瑚礁魚與美麗的珊瑚相依相存,卻有不肖業者違規潛水捕撈珊瑚礁魚,影響生態。光是屏東恆春地區,九月至今就已查獲兩起違規捕撈。

恆春海巡隊取締違法潛水打魚。海巡署/提供

本月5日晚間21時,恆春海巡隊於鵝鑾鼻外0.1浬處發現水下有異常水燈,前往查看發現兩位漁民身著潛水裝備涉嫌違法潛水打魚,並發現有潛水氣瓶四支、魚叉一支、鸚哥魚、倒吊魚及其他雜魚,魚身皆有穿刺孔共約五十台斤,蒐證完備後函送主管機關裁處。另一起是發生在11日清晨5時,後壁湖安檢所查獲民眾違規潛水打魚,並查獲漁獲倒吊魚四隻及鸚哥魚三隻,全案將由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八大隊函送裁處。

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魚類住在珊瑚礁中,台灣幸運擁有珊瑚礁地形,學者建議政府協助漁民轉型發展觀光業。取自pixabay

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魚類住在珊瑚礁中,這些珊瑚礁魚與其它生物形成複雜的食物網,若是少了珊瑚礁魚類,藻類會過度繁殖、與珊瑚礁爭奪生長空間,也會影響其它生物的棲息空間,最終造成生態系失衡,而漁民利用潛水器捕魚,具選擇性,不利海洋生態永續。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劉文宏教授指出,漁民專挑高經濟價值的珊瑚礁魚類,一次行動平均每人可獲的兩萬元收入,就算被抓到,三到十五萬的行政罰鍰根本微不足道,因此漁業署計劃將行政罰改為行政刑罰。劉文宏建議,除了加重罰,政府也應協助漁民轉型,讓漁民得以生存,例如綠島的潛水體驗學校,便是漁民轉型發展觀光業的範本。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