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來看昆蟲.動物界的「好爸爸」

特約記者 雨林/報導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大家都會在這段期間表達對父親辛勞的感恩之意,不過你知道昆蟲和動物界也有堪稱模範父親的好爸爸呢!台北市立動物園整理出暖男好爸爸群,要讓大家知道到底這些爸爸們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說到昆蟲界的模範爸爸那就非「大田鱉」和「負子蟲」莫屬啦!大田鱉和負子蟲皆屬於半翅目、負蝽科的昆蟲,是少數以雄性照顧後代的奶爸。

負子蟲爸爸照顧孩子的方法是把牠們背在身上趴趴GO!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負子蟲在交配後,雌性成蟲會將卵產在雄性成蟲的背上,並且分泌一種膠狀物質將卵牢牢的固定在雄蟲的背上,於是蟲爸爸就開始背負著數十粒的卵移動,直到幼蟲孵化為止,這也就是「負子蟲」名字的由來。負子蟲爸爸照顧孩子的方法是把牠們背在身上趴趴GO!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負子蟲爸爸需要把卵隨身攜帶呢?原來這樣的方式可以降低蟲卵被天敵吃掉的風險,而且隨著負子蟲爸爸進出水面時,蟲卵便能夠換氣呼吸並且保持濕潤,這樣的情形要維持大約1-2週的時間,等寶寶們孵化後,負子蟲爸爸才能卸下育兒的重擔。

在護卵期間大田鱉爸爸非常地忙碌,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不眠不休直到若蟲孵化後才會離開。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田鱉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8月,雄蟲會找好適合產卵的枝條,以特定的頻率上下搖晃身體,在水面製造波動吸引雌蟲;雌蟲完成交配產完卵後便自行離開,接下來護卵的工作全部交由雄蟲單獨進行,而且大田鱉號稱「昆蟲界猛禽」的頭銜可不是浪得虛名,雄蟲爸爸為了鞏固家園,甚至會把卵附近的小魚、小蝦、蝌蚪和小青蛙等威脅都逐一消滅掉呢!由於卵是產在高於水面的植株上,為了讓卵保持適當的濕度,雄蟲會不斷地利用腹部的小細毛輸送水份,在護卵期間大田鱉爸爸非常地忙碌,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這樣不眠不休的狀況要等到寶寶們都逐一孵化後雄蟲才會離開。

 

 

 

那動物界的好好爸爸又是哪一位呢?那就是科學家們將之歸類為「哺乳動物」,不過分類群歸則是屬於鳥類的「大紅鶴」。當親鳥們在育幼時,大紅鶴爸爸竟也會出現類似分泌乳汁來餵哺雛鳥的行為!

每年的4到7月是大紅鶴的繁殖季節,配對成功的大紅鶴爸媽會共同擔負起築巢、孵蛋和育雛的責任。由於大紅鶴交配後每窩僅產下1顆蛋。大紅鶴寶寶孵出後,如同雞或鴨的寶寶一樣擁有絨羽,也會站立活動,但還不具備覓食的能力,得由親鳥餵食2至3個月左右才能自行覓食。

大紅鶴餵食雛鳥的方式相當特殊,鳥爸爸和鳥媽媽都會自上消化道分泌出「乳汁」,也就是夢幻的「Crop Milk(紅鶴乳)」,乳汁的成份包含脂肪、蛋白質、胡蘿蔔素、抗氧化劑和免疫抗體等營養物質,還有少許的血紅素,這可絕不是一般的奶粉就能取代。當雛鳥肚子餓了發出鳴叫,爸爸媽媽便會輪流從口中吐出紅鶴乳餵食,這是大紅鶴繁衍後代的秘密武器,也是人工哺育調配不出來的營養成分與親情。

鳥爸爸和鳥媽媽都會自上消化道分泌出乳汁,也就是夢幻的「Crop Milk(紅鶴乳)」。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為了提升孵化率,維持族群數量穩定,動物園自2015年起,啟動大紅鶴的人工繁殖計畫。當觀察到有大紅鶴產蛋之後,保育員便要冒著被親鳥攻擊的危險,取出紅鶴蛋進行人工孵化及育幼。經過後續個案比較,保育員們發現由親鳥自行哺育的大紅鶴寶寶,在成長發育上和人工哺育的個體有明顯的落差,不僅體型成長較快,羽色轉變、下水游泳或是自行覓食的時間都較早開始。

有了之前的寶貴經驗,今年當大紅鶴進入繁殖季後,保育員就以「狸貓換太子」的手法,用假蛋將紅鶴蛋換出,進行人工孵化,經過26-28天的發育,當雛鳥內破殼時,也就是喙已經進入氣室但尚未啄破蛋殼時,保育員再趕緊取出假蛋,把即將破殼的紅鶴蛋交還給爸媽接手。

目前臺北市立動物園生態鳥園水禽區裡,正好有3對大紅鶴親鳥在育雛。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目前台北市立動物園生態鳥園水禽區裡,有3對大紅鶴親鳥正在照養,因為其中兩隻幼鳥是在尼莎颱風前出生,在爸媽的守護下平安地度過暴風雨侵擾,因此分別命名為「尼尼」和「莎莎」;而第3隻幼鳥則是在海棠颱風過境時出生,因此取名為「海棠」。

 

 

另外,在8月8日星期二「父親節」當天,到動物園參觀的親子遊客,只要身上的配件或服飾有動物圖案的,就有機會在入園時領取到限量188份的遊園紀念品。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