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首度人工孵化褐林鴞 是男寶寶!

特約記者 雨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首次人工孵化珍貴的稀有猛禽褐林鴞寶寶,於6月2日出生後,由三位專責保育人員輪番接力照顧,小寶寶的體重已經從剛出生時的39公克,增加到約650公克囉!日前研究人員透過蛋殼上殘留的血液進行化驗,鑑定出牠的性別是男生

研究人員透過蛋殼上殘留的血液進行化驗,鑑定出牠的性別是男生。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萌味十足的褐林鴞寶寶,原本細細的雙腳現在已發育得非常強壯,在尖爪的輔助下,已經可以牢牢地自行站在木樁上;雙翅也長出褐色的飛羽。白天的時候保育員會讓小寶寶離開育雛箱到處走動,增加活動量,瞧牠踏出穩健的步伐,時而轉動頭部或拍拍雙翅伸伸懶腰的模樣,是不是超級卡哇依!

在尖爪的輔助下,已經可以牢牢的站在木樁上。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人工孵化出的褐林鴞寶寶,牠的爸爸是動物園資深動物代表之一,31歲的褐林「ㄎㄎ」,媽媽是在2004年時,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將參與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計畫收置的雌性「寶咖咖」,轉介到動物園定居,於2013年時總算讓「ㄎㄎ」及「寶咖咖」配對成功。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園內一對褐林鴞曾產過受精蛋,孵化後期,可能因胚胎不健全或停止發育等因素,母鳥放棄孵化,並啄食蛋體補充流失養分。直到今年5月上旬,保育員發現褐林鴞在產蛋,不過,蛋沒有待在巢中,而是在戶外活動場的地上,保育員檢視後,發現蛋殼完好無破損,趕緊送到人工孵化室進行孵化。曹先紹說,雖然「棄蛋」成功孵化的機率很低,但只要有一絲希望,動物園都會竭盡全力保全每一個珍貴的生命。很幸運地,在6月1日這天終於傳來好消息,蛋中的小寶寶開始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賣力地啄開蛋殼,歷經30小時的努力,終於在隔日下午2點15分順利破殼而出。

褐林鴞是臺灣貓頭鷹家族中,體型僅次於黃魚鴞的大型貓頭鷹,由於牠們的個性機警,行蹤非常神秘,學者們對於這類大型猛禽不太有機會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對於牠們野外族群的分布和生態習性等了解十分有限。所以當拾獲褐林鴞的「棄蛋」同時,負責孵化及人工育雛的保育員們,就開始分頭研究照養方式,並透過電子郵件與日本的猛禽專家們進行經驗交流。

動物園表示,褐林鴞的公母鳥在外觀上不易分辯,研究顯示目前全世界大部分的貓頭鷹,雌鳥在體型上會長的比雄鳥大,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逆雌雄二型性」RSD(Reversed Sexual Size Dimorphism),推論體型上的差異是為了因應育雛時的分工而演化的結果,孵化的初期通常是由鳥爸爸負責捕捉獵物帶回巢中,交由鳥媽媽用尖銳的喙將獵物撕成小塊小塊餵給雛鳥,等到雛鳥長大些,鳥媽媽才會共同加入捕捉獵物的行列,因此當公鳥的體型小較輕盈時有利於飛行;而母鳥的體型大能囤積較多的能量有助於孵蛋及育雛。

在野外通常是由鳥爸爸負責捕捉獵物帶回巢中,交由鳥媽媽用尖銳的喙將獵物撕成小塊小塊餵給雛鳥。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表示,褐林鴞寶寶初期維持每日定時定量餵食3餐的頻率,直到褐林鴞寶寶滿月前,才改為1天餵食2餐,並開始逐步訓練雛鳥自行覓食。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