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寵物里長 催生文山區狗公園
特約記者 呂幼綸/報導
繼華山公園在2016年11月12日設立了台北市第一處公園狗活動區,文山區河濱公園也將在本周六(10日)啟用狗狗活動專區,因為地點鄰近捷運動物園站,旁邊又有停車場,預估造福的將不止是文山區的家犬,而這一活動區的幕後推手是萬興里里長詹晉鑒。

被小學生稱為「里長哥哥」的詹晉鑒,民國71年次,是標準的新世代里長伯。老家有狗、老婆養貓的他,除了服務里民,一心想打造萬興里成為友善寵物鄰里,因為他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早以一句「一個國家怎麼對動物,適足以反映出這個國家會怎麼對待人」銘印在他的心頭。
文山區萬興里有近9000位里民、3000戶家庭,詹晉鑒2015年走馬上任之後,先用一年的時間遍數服務各年齡層的里民,從2016年開始把家庭寵物也納為服務對象,開辦了許多相關活動,例如訓犬教學、免費施打狂犬病疫苗等,他也關心里內的流浪貓狗,曾和餵食社區公園內浪貓的愛媽,合力邀約寵物溝通師開講,並在里長辦公室舉行過街貓觀察的紀錄片放映會。

說起河濱公園狗活動區的設立,竟有著出人意外的波折。「發現台北市養狗人數不少,居然只有一個迎風狗運動公園之後,我就決心替里民爭取一處可以讓寵物自由活動的專區」,於是他主動打電話給台北市動保處,但因動保處在文山區已有其他的選址,婉拒申請,讓詹晉鑒碰了一鼻子灰,當時是2016年年初。
誰知,動保處的選址隨後因距離住宅區太近,遭到居民強力反彈,只能作罷;2016年10月動保處聯絡詹晉鑒,問起在萬興里設立「公園狗活動區」的可行性,讓詹里長重燃熱情,而景美溪畔的河濱公園一向是他的夢田,除了想替在這兒遛狗的里民提供更多好設施之外,酷愛運動的他並規畫設置一座七人制足球場。

不過正式在河濱公園選擇地點時,也沒想像的簡單,像是務求遠離住屋、必須避開高架橋下的禁建區等,最終選定和動物園隔著馬路相望的河濱草地,也讓這一區塊成為名符其實的「動物區」。
儘管萬興里有不少友善浪狗浪貓的人,據詹晉鑒估算,養狗的住戶也至少有一成,但在辦理公聽會時,仍有里民嗆聲反對設置,而不少里長更私下問他何必接燙手山竽、自找麻煩?

兩座白色圍籬圈起的大狗、小狗活動區,現在已成為道南河濱公園的醒目景觀,雖然狗主人的使用率以及動保處的維護狀況,都還有待詹晉鑒去觀察和監督,但「公園狗活動區」讓他朝向友善寵物里的目標又前進了一步,並證明新世代里長伯確實有著先進觀念!
至於下一個公園狗活動區會出現在那裡,或許又得等上好一段時間才有結果,因為在屢屢遭遇阻力之後,執行政策的台北市動保處,決定改採「由下而上」的申請制,不再由動保處主動去勘地選址,而是由里民先進行連署,獲得里長支持後提出申請,再由動保處評估。
看來,希望能給狗狗多一些不繫牽繩、自由跑跳空間的台北市民,未來搬家時,不但要選行政區,還要挑里長伯了!

台北市「公園狗活動區」相關規範一覽
- 園區面積至少需300平方公尺(分設大、小犬區則合計面積需700平方公尺以上)。
- 6月齢以下幼犬、病犬及發情母犬皆禁止進入園區。
- 犬隻進入園區皆須先完成寵物登記及配戴狂犬病預防注射識別牌證,並事先施以除蚤等外寄生蟲感染預防藥物。
- 每人最多只能攜帶2隻犬進入園區。
- 犬隻進入園區前或離開園區後皆需注意繫上犬練並妥善關上出入門栓,以策安全。
- 犬隻及兒童進入園內需由成人伴同,儘量避免兒童在園區奔跑,以免被犬隻追咬。
- 攜犬入園運動,請隨手清理狗便。
- 犬隻不聽指令、有攻擊或互咬情形,請飼主立即將犬隻繫上牽繩並牽離園區,以策安全。
- 園區內民眾請避免飲食及餵食犬隻,以防犬隻爭食互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