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羊咩咩除草,沒想像中順利
日期:2017-04-02
記者高維奇/報導
養羊吃草當「環保除草機」看似理想,實際操作卻沒有想像中順利,飼養者發現羊更喜歡吃樹葉,甚至啃樹皮,且生性活潑好動,常翻牆吃別人家的花草樹木,造成管理上的困擾。

位於台南市官田區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園區設有賞鳥亭,志工說,賞鳥亭前的野草長太高會檔住賞鳥視線必需割除,不管是除草劑、割草機或持機具砍除,難免會誤殺或驚擾其他生物,為維護生態多樣性,園區特別養了3隻羊,每天等露水乾後牽到賞鳥亭前吃草,等吃完後再換另一座賞鳥亭,一開始認為是最環保的除草方式。

施行一段時間後,志工發現羊被綁著時一心想要掙脫,整天咩咩叫,草明明在眼前卻食慾不佳,不知情的遊客還以為他們在虐待動物呢。園區最後決定「放羊吃草」,3隻羊在園區內自由行動,由於園區面積太大,3隻羊吃草量不足以全面除草,還是要人工除草整理園區,為避免侵擾傷害其他動物,志工先「打草驚蛇」再行除草。

台南市山上區的山上國中校園面積大,除草人力不足,學校在兩年前認養幾隻山羊,以放牧方式讓牠們在校園吃草,卻發現有些草羊不喜歡吃,校園中許多灌木卻被啃得光禿禿。雖然除草的功能不如預期,學校沒有放棄養羊擔任生命教育活教材,而是改以盆栽方式改栽培羊不喜吃的灌木植物,羊舍裡的樹木也加圍欄以免被啃樹皮。

台南市善化區一位民眾興建豪華農舍,一開始買羊也是想當「環保除草機」,沒想到吃草連根拔起,草皮殘缺如狗啃,將珍貴的盆栽啃食一空,還翻牆跑到隔壁吃農作物,害他被罵到臭頭,不得不將羊賣掉。
放牧的養羊容易走失,也是養羊除草的難題,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志工常為找羊花很多時間;山上國中也常為此傷腦筋,他們決定嘗試將領頭羊繫繩在定點吃草,羊群應該不會走遠。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長黃政齊博士說,樹葉比草更有營養且可口,羊會優先吃灌木葉,甚至會爬樹吃樹葉,想養羊除草必須有所體認;羊活潑好動不易馴服,繫繩會緊迫,要很長時間才能馴化,放牧容易走失,都是山羊的天性。羊是群居動物,只養一隻會孤單咩咩叫,必須養兩隻以上。黃分所長強調,如果想養羊除草,
必須有足夠的管理人力及面積夠大的草皮,飼養密度不能太高。

牛較溫馴,適合繫繩在定點吃草,黃分所長說,牛食量奇大,排泄物不易處理,草原面積不夠大,不要輕易嘗試養牛除草。

所屬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