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收動物、強制讓渡 桃收積極作為
記者 呂幼綸/報導
「簡園長」事件後,備受各方關切的新屋收容所,因為即將進行改建工程,由桃園市動保處公告,今(24日)起至4月1日停止動物進所,而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也宣布將自4月起實施不擬續養規費,以減少棄養犬隻的進所數量。不過桃園市政府和動保處能不能真正展現「行動力」,落實政策,動保團體表示仍待檢視。

桃園市動保處昨天一連發出2件公告,分別是新屋收容所暫停動物進所,和對所內部分狗隻因為極度緊迫,甚至不敢睡覺的情況,做出說明和回應。
動保處處長陳英豪說,新屋收容所的改建工程稍有延誤,預計到2018年5月才能完工,目前園區已築起圍籬,機械工具也已進場,今天起到4月1日,預定會完成貓狗的遷移、房舍拆除,顧慮安全,所以期間內暫停動物進園。新建的臨時收容所僅能容納200隻狗,再加上行政大樓周邊的空間,合計也只能收容300隻動物,而截止2月21日的統計,新屋在養量為281隻,已接近臨界點。
暫停進園能百分之百執行嗎?陳英豪坦言,民眾送交部分是一律不接受,通報捕捉則將評量是否具有立即的公共危險,如果有,才會出動人員精準捕捉。展望4月,他強調那將像是一個新世界,因為議會到時可能已通過「不擬續養規費辦法」,針對棄養的飼主收費,原則上,有晶片的狗為2500元、無晶片的狗收3500元。

隨著不擬續養規費的實施,陳英豪說,還將實施「強制讓渡申請」,也就是要求送交家犬的飼主,先上網做讓渡公告,30天之後,才能交費辦理手續,希望這30天的猶豫期能為一些狗爭取到被留養,或是不需要進入收容所就能被領養的機會。
新屋收容所接受寵物業者送交犬隻的往例,也將被打破。陳英豪強調,不擬續養規費、強制讓渡都僅限於一般飼主,日後絕不接受業者把繁殖犬送進收容所,期望寵物商業公會能自行建立終養種犬的制度。
至於桃園市推廣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劉盈如提出,新屋收容所C34區的小黃因為畏怯不敢睡覺的案例,陳英豪回應,收容所環境易造成狗隻緊迫,而產生怯懦或暴戾的表現,未來新屋會對這類狗進行評估、記錄,及導入矯正課程,並開放志工參與,以能協助更多犬隻導正行為和接受訓練,獲得被領養的機會。

劉盈如則表示,動物保護需要行動力,而桃園的問題就是行動力不足,往往說多做少,或是說說而已,期待各項政策真能好好落實。
而記者調閱2016年的棄養量數據後,意外發現,桃園去年進所總量為7374隻,其中不擬續養598隻、拾獲送交502隻,疑似棄養的比例約1/7;而台南的進所總量8436隻,不擬續養567隻、拾獲送交5225隻,疑似棄養比例近2/3,相比之下,桃園並不是棄養的重災區,同時也顯示台灣飼主責任教育已是當前要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