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寵物的蛻皮大小事
特約記者 林猷威/報導
看著心愛的寵物「蛻皮(shedding)」,是一件專屬於爬行寵物飼主的趣事,蛻皮是爬行動物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事情,有時甚至每個月都會蛻皮一次。雖然爬行動物的表皮與哺乳類的皮膚功能相近,但內容卻相差許多:最大的差別在於爬行動物的表皮佈滿鱗片,這些鱗片不具有彈性,使得牠們也得隨著成長汰換身上的鱗片。
雖然哺乳動物也會「脫皮」,但這與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關;不同的是,當爬行動物成長時,鱗片數量通常不會增加,而是生成尺寸較符合體型的新鱗片來取代。爬行類動物的蛻皮,與其說是脫去舊的表皮,意義上更接近人在「剪指甲」,當然這個過程裡動物是不會痛苦的(而應是蠻癢的…)。
當爬行寵物準備蛻皮時,表皮鱗片的顏色會開始變得黯淡,眼瞼也會開始變得混濁,然後慢慢地蛻下白色透明、質脆的表皮。當蛻下舊皮之後,爬行動物的體型會明顯的成長,顏色也會比蛻皮前更為鮮豔、漂亮。蛇在蛻皮時會撐大身體,並從頭開始慢慢將舊的表皮給蛻下,過程就好像人在脫褲子一樣。而蜥蜴、陸龜又與蛇有點不太一樣,表皮會一塊一塊的落下,好像在拆禮物的包裝紙。
健康的蛻皮
在人為飼養的情況下,蛻皮雖然是件代表寵物成長的喜事,但有時候也會導致一些寵物的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常常源自於不正確的飼養觀念。最常見的情形,便是寵物在不佳的健康狀況或是蛻皮環境下蛻皮,導致蛻皮不全。大多數時候,蛻皮不全會讓寵物的鱗片排列變得歪斜,較不美觀,不過可在往後的蛻皮中改善(仍然看得出來)。但是情況嚴重時,蛻皮不全可能會讓舊皮殘留在表皮原處,並限制新皮生成而壞死,形成嚴重的傷口。
希望寵物能夠順利的蛻皮,應該掌握幾項原則,而這些原則多半與飼養環境有關:
1. 飼養環境的濕度
在人為飼養的環境下,很難完美地重現多樣化的原生環境,因此我們也只能警覺寵物的狀態,以提前改善環境。在爬行動物蛻皮時,溫水及環境的濕氣能夠幫助舊皮蛻去,因此當發現寵物快要蛻皮時,在環境中增添水盆中的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也有人讓寵物在蛻皮時泡在溫水當中,或是用噴霧器噴灑溫水珠在寵物的表皮上方,都可以增加濕度。
在泡完溫水後,可以用毛巾擦拭,並且放置在聚熱燈下方。請注意,當寵物處於蛻皮時,由於表皮相當脆弱,因此較不建議使用加溫石替牠們加溫,以免表皮燙傷。若環境不適合全天使用聚熱燈,也可在飼養環境底面的「外部」增加加熱墊,使環境內維持溫暖。
2. 飼養環境是否有粗糙的表面以利動物蛻皮
有些人習慣將飼養環境設計的較為簡約,但當寵物處於蛻皮時,至少需放置一些粗糙的木頭、石頭等造景,來讓牠們摩擦舊皮。當爬行動物蛻皮時,身體應該會覺得不太舒服,有些癢癢的,若飼養環境當中沒有粗糙的表面,甚至會發現牠們摩擦內壁或是底材。提供粗糙的造景能讓牠們把舊皮膜掉,或是讓蛇將頭部的舊皮磨出開口,來順利的蛻皮。
3. 寵物的健康狀況
對於有受到妥善照顧的爬行動物而言,這點應不是什麼問題,但由於蛻皮會耗去相當多的體力,當飼主發現寵物好像快要蛻皮時,可以提供比平常更多的食物。除此之外,可以在餵食前提供一些鈣粉或是營養粉,讓牠們補充鈣質或維他命。勤勞的換水、清除排泄物等動作來讓牠們覺得舒適,也就自然能夠順利蛻皮囉。
除了以上一些大重點外,也有一些小地方值得注意。例如有些人會建議飼主可以手動剝除寵物身上的舊皮,也會讓寵物更貼近飼主。但這點是有爭議性的,建議較無經驗的飼主不要隨意嘗試,以免撕到尚未完全生成新鱗片的部分,或是傷害到脆弱的新表皮。若是發現到寵物身上仍殘留著些許的舊皮(大部分都蛻乾淨了),可以之前提到的方法,噴灑溫水在舊皮處,待其自行脫落。
蛻皮是爬行動物一生當中不斷進行的事,雖有其需要注意的地方,但當維持好飼養爬行動物的幾項原則後,飼主只需靜靜觀賞爬行動物蛻下表皮後煥然一新的模樣,以及享受眼看寵物成長的喜悅就行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