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捕蛇人 幫美國家公園清緬甸蟒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
每天早晨,兩名印度男子會離開他們在佛羅里達南部的住所,前往佛羅里達沼澤地國家公園執行讓當地政府頭大已久的任務:捕捉世界最大的蛇類之一——緬甸蟒。
Unitarian Universalists Leewar"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16195437_1860848610800894_5696036657010830705_n.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12px;" />
每天的工作是捕蛇
薩戴安(Masi Sadaiyan)和戈帕爾(Vadivel Gopal)是伊魯拉族(Irula)的族人,他們裝備著鐵撬和大砍刀,穿梭在佛羅里達州南方的亞熱帶叢林,專門獵捕在這裡橫行的緬甸蟒。
破壞生態多樣性的外來種
身為外來種的緬甸蟒,在這 20年來逐漸對國家公園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
這些緬甸蟒究竟是在飼養時逃脫或是被飼主棄養已經沒有人知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緬甸蟒嚴重威脅到國家公園內小型哺乳類的安全,而且他們也會吃鳥、短吻鱷。
Bhushan Lal Parimoo"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16406673_1250617655022181_1328465798577276362_n.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祭出各種捕蛇大法 效果平平
當地政府一直試著要解決這些在沼澤地神出鬼沒的緬甸蟒,他們試過在其他蛇裡安裝無線訊號(他們稱為猶大蛇),等著猶大蛇跟其他緬甸蟒接觸,也試過用毒餌、氣味追蹤等方式要找出其他緬甸蛇,但是效果一直不怎麼樣。
一人只抓到0.1條蛇
去年,政府以獎金的方式讓 1,000名獵人來到這裡參加抓蛇競賽,但整整一個月只抓到 106隻蛇。
捕蛇人效果顯著
相較之下,來自伊魯拉族的薩戴安和戈帕爾,在過去一個月便抓到了 27隻緬甸蛇,其中一隻還是長達 5公尺的巨蟒。
P Muthu Subramanian"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16473480_1366060650142975_5419508085263842944_n.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38px;" />
一瞬間就找到蛇的下落
「薩戴安和戈帕爾的工作成果非常驚人。他們很擅長找到蟒蛇的藏身處、鎖定牠們、然後一舉擒獲,」蟒蛇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同時也是佛羅里達大學的生物學家瑪佐蒂(Frank Mazzotti)說:「就算蛇躲在草叢裡,他們也一樣找得到,只要看到一點點蛇影閃現,他們就會馬上撲上去。我們常常還在想蛇在哪裡的時候,下一秒就看到他們手上拿著蛇了。」
用足跡辨識蛇的身家
另一名生物學家梅茨(Ed Metzger)描述道,當一般人在追蹤緬甸蛇留下來的痕跡時,就只是為了找到緬甸蟒,這兩人卻可以透過足跡看到更多東西,像是蟒蛇的性別、長得多大隻、在這個區域待了多久等等。
Dravidamani Subbiah"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22175_106696192680168_553883_n.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蛇糞噴滿身
跟隨著捕蛇人移動的影片製作人列寧(Janaki Lenin)也曾紀錄下他們跟一隻 2.4公尺長的緬甸蟒奮鬥的畫面。
列寧描述到,當時薩戴安好不容易抓到那條蛇,結果牠「不斷掙扎並且把腸子裡的東西全部噴了出來」。等薩戴安處理好牠後,列寧一邊捏著鼻子,一邊笑說這些蛇糞便有多臭,薩戴安回應到他並不介意,並說:「你只有被蛇糞掩蓋,才有辦法抓到蛇。」
在世界遊走的捕蛇人
薩戴安和戈帕爾現在到世界各地幫忙當地解決捕蛇的問題,他們在去年 8月才剛結束在泰國的任務,成功抓到了兩隻眼鏡王蛇。
Saravanan Photography"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1461267_879130468798796_5798230823561984689_n.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hishir Rao"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550205_10151205368386373_1105833909_n.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伊魯拉族的捕蛇習性
這兩人來自的伊魯拉族可以有這麼出色的捉蛇技巧,或許與他們過去的經濟習慣有關。在過去,伊魯拉族部落約有 11.6萬人,過去以獵捕並販售蛇和蜥蜴的皮維生,一直到 1972年,相關交易被禁止後,他們才轉型為以抓毒蛇,並販賣其毒液為生的合作社。
現在以賣毒液維生
每隻蛇一個月會被萃取 4次毒液後野放,並賣到 7個印度製作抗蛇毒血清的實驗室,去年,這個有著 370位成員的合作社賣出了價值約 3,000萬盧比(折台幣約 1,400萬元)的毒液。
想抓更多蛇
目前印度政府允許他們一年可以抓 8,300隻蛇,不過他們最近想請政府放寬數量,准許他們抓比現在多 3倍的蛇。
Rajanna Venkatraman"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1653780_10151871217807644_219546771_n.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532px;" />
「蛇救了我們」
「我們既不識字又貧窮。我們沒有土地,是蛇救了我們的生命。」伊魯拉族的拉維(K Ravi)說道。
逐漸式微的傳統
不過拉維指出,他們的孩子大多希望搬到城市,並找到一個「辦公室工作」,也許這些象徵了傳統狩獵習慣的消失。
生物學家:他們是最專業的
「他們比我所知道的捕蛇人都還要出色得多,」生物學家馬佐蒂說:「想想板球比賽吧,你覺得業餘好手跟專業人士的區別在哪裡?伊魯拉族就是專業人士。」
延伸閱讀:《從飼料變朋友 日本動物園內老鼠與蛇相親相愛小故事》
《印度致命怪病 兇手是荔枝》
《非洲「大肚病」怎麼辦? 以蝦救河是一招》
參考資料:
01 The Indian tribesmen catching giant snakes in Florida
02 Famed snake trackers from India latest weapon in Florida war on pythons
03 Tamil Nadu snake catchers come to US' a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