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了一天 「大熊」冤死收容所!

記者 呂幼綸/報導

住在台中市烏日區的「大熊」,是被主人狠心棄養的狗,多年來由知道牠身世的社區居民共同餵養、照顧,1月20日大熊因追車咬人被通報,餵養人葉小姐跟前來捕捉的動保處人員確認,大熊只要進收容所7至10天,就可開放認養和領回,不料,2月2日另一餵養人楊小姐聯絡收容所,得到的回應竟是:大熊在前一天被安樂死了!

大熊已被棄養5、6年,幸而有左鄰右舍的好心民眾一起照顧牠。 葉先生/提供

「不只我妹妹在大熊被帶走當天,被收容所人員告知,7至10天的公告期後,我們就可以領養回來照顧,就連我1月21日打電話到收容所詢問,所方也很明確表示台中目前沒有安樂死政策。」葉先生告訴記者,春節期間人在國外,以為回來後就可以接到大熊,卻獲得令人難以置信和無法接受的消息,也讓他質疑官方的公信力何在?公務員就這樣欺騙民眾嗎?

大熊是標準的社區犬,被主人遺棄的時間超過5年,牠癡癡留守老家,而左鄰右舍同情牠的遭遇,就這樣今天你餵食、明天我給餐的聯合餵養下來。葉先生說,應該是因為被棄養,大熊不算是很親人的狗,還會追車,但是一旦被牠信賴,牠就會走近討摸摸,和大家有深厚的感情。

餵養人表達了要認養的意願,長期有人照顧的大熊看來也沒有染患惡疾,怎會在入所12天之後,慘遭安樂死呢?台中市動保處動物收容組組長洪惠雅說,大熊入所之後,就處於高度緊迫之下,而且不肯進食,十多天下來生理情況非常不好,才會在2月1日春節最後一天假日的情況下,由值班獸醫師緊急處置。

大熊被捕捉入所後拍攝的照片,看得出牠很驚慌,入所原因填寫的是「民眾拾獲」,而非「通報捕捉」。 葉先生/提供

洪惠雅坦言,是捕捉進所的流程出了問題,那就是受理檢舉通報、到場處理的稽查員,沒有把和餵養人的對話內容匯報進來,收容所內的人員只看到一張由葉小姐簽名的「拾獲切結書(拾獲動物送交聲明書)」,因此在大熊的公告資訊中,收容原因不是「通報捕捉」,反而成了「民眾拾獲」。

原來會追車的大熊,已有多次被通報的紀錄,以往都由餵養的葉小姐或楊小姐出面,自稽查員手中接下勸導單,也被當成是飼主,1月20日稽查員和管制人員到場時,大熊已被繫在騎樓下,而葉小姐說明自己並不是飼主,因此以簽署「拾獲切結書」的方式,將大熊交給動保處人員帶走。

「我們的第一線人員行事不周到,包括稽查員沒有把跟葉小姐的對話傳達回來,以及接電話人員竟然肯定表示,入所動物絕對不會被安樂死,都是有問題的。」洪惠雅說,她可以體會葉先生和葉小姐此時的悲憤心情,也覺得有違民眾的信賴和託負,所以已簽報對本案進行調查,以追究失職人員和修正流程,讓憾事不再發生。

台中市動保處的動物收容組之下設有18位管制人員,負責人道捕捉和救援動物。 取自台中市動保處官網

因為大熊的冤死,葉先生現在對行政機關極度不信任,他說收容所表示,願意替大熊個別火化和處理後事,但他實在難以信任,已要求帶回大熊的遺體自行處理,再由收容所負擔費用。不過,洪惠雅回應,因為將進入調查程序,大熊的遺體在完成調查前不可能發還,而對大熊短時間內無法進行後事,她也感到心痛。

台灣動物新聞網曾有專文報導「零撲殺不等於零安樂」,並曾反映台中市2016年1至9月就共安樂了266隻染病和癱瘓的狗。洪惠雅也表示,一些狗在入所後,會因為緊迫,生理很快出狀況,甚至呈現彌留狀態,讓獸醫師必須做出安樂死的處置。

只差一天,大熊就可以被領養出所,並擁有家人,在替大熊惋惜和哀悼之餘,期望類似的事件不再重演,一如葉先生所說「所有的生命都應該被善待、被重視」。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